人体中以骨骼肌—骨骼(简称“肌骨”)为主构成的运动系统约占体重的 60%,其生理功能及稳态的保持,有助抵抗内外界不良刺激,实现正常运动。近年来,由于久坐、运动不足、体质偏弱等因素,导致肌肉骨骼疾病逐渐多发,以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背部筋膜炎等最常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好在运动锻炼是提高肌骨健康水平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为此,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体育学院等医院、大学的专家学者起草《肌骨健康锻炼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大家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魏秋实介绍,锻炼肌骨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4 种:
1.有氧运动,如健身走、慢跑、登山、骑自行车等。
2.力量练习,可采用非器械,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也可使用器械,如哑铃、杠铃、弹力带等。
3.传统功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4.牵拉练习,包括静(正压腿、侧压腿等)与动(正踢腿、侧踢腿等)。
魏秋实提醒,练习时应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
小强度的心率一般不超过 100次/分钟;中等强度的心率一般在 100~140 次/分 钟 ;高 强 度 的 心 率 超 过 140次/分钟。
一般来说,早晚适合小中等强度锻炼,下午宜进行中高强度锻炼;每天最好锻炼 30~90 分钟,可分一次或多次进行。锻炼初期的运动时长应稍短,待适应后延长。
运动前做 5~10 分钟热身,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后拉伸,让身体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以运动后未感到过度疲劳、心率能快速恢复正常水平、呼吸轻松为宜。
最后,魏秋实为有颈椎、腰椎、肩关节、膝关节等肌骨健康问题的人推荐了一套“肌骨拉伸功”,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睛平视前方,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及内脏等达到最大放松状态。
后位拉伸
站立,双脚打开,双手掌心向上,手指交叉于下腹部。
呼气,以肩关节为轴,双手交叉状由下垂逐渐抬高至头顶,此时双手掌心向下。
吸气,保持双手交叉状并翻转手掌向上,同时往上拉伸双臂。
呼气,双臂随上身逐渐后仰拉伸至极限位置。最后,吸气,收回。
侧位拉伸
站立,双脚打开比肩宽,右臂自然垂放在右腿外侧,左手臂向上伸直,掌心朝内。左手臂与头部逐渐向右侧下压至极限位置,同时右手逐渐顺势下移至右小腿部。收回,换另侧做同样动作。
旋转拉伸
站立,双脚打开比肩宽,左掌向下,左臂弯曲,如太极云手状于胸前,缓慢下压。右臂也如太极云手状逐渐抬举,目视掌心,缓慢往后上方旋转(以腰带动)至极限。收回,换另侧做同样动作。
深蹲
站立,双脚打开比肩宽,双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腰背部挺直,双手前平举,高度与胸部平齐,同时目视前方。屈髋屈膝,下蹲,躯干前倾,身体重心往后,膝盖不超过脚尖。下蹲过程中结合呼吸,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当下蹲高度达到小 腿 与 大 腿 夹 角 呈 90 度 时 ,保 持 30秒,然后缓慢起立,双臂自然下垂。
整体拉伸
站立,双脚打开比肩宽,双臂自然下垂。右腿站立微屈,左脚向前迈一步,脚尖点地,双臂手掌朝后,交叉重叠,高举至头顶,并用力牵拉,同时身体逐渐后仰拉伸至极限位置,缓缓收回。右腿保持站立,左脚向后滑,脚尖点地,身体 45 度向前倾斜,右臂朝前伸直逐渐抬高至肩部以上水平,左臂朝后伸直并抬高至极限位置。上身逐渐往前往下压,右脚站立,左脚离地,双臂前后伸直呈一条线,双掌自然展开,保持 30 秒,然后换另侧做同样动作。
科室介绍
骨一科(关节中心关节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依托的临床科室,包含关节科和运动医学科两个专业,是国内开展关节手术数量最多、治疗手段最丰富的科室之一。诊疗范围
成人及儿童骨坏死、骨关节先后天畸形、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四肢关节、骨关节感染、骨与软组织肿瘤、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四肢各大关节(肩、肘、腕、髋、膝、踝)软骨、韧带、半月板、关节盂唇、肩袖等运动损伤等。
特色医疗优势
○ 以股骨头坏死为主的髋关节疾病保髋诊治。关节中心拥有30余年、数万例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具有创新性的预防、早期和准确诊断、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保守治疗、保留自身髋关节的保髋手术治疗的综合防治体系,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保髋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引领的地位,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使年轻患者得以避免或大大延缓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关节中心阶梯式采用中医药为主的单纯药物治疗、综合保守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改变关节负重力线(部位)的截骨手术治疗、部分关节置换手术到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治疗手段,提高了临床疗效。
○ 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关节中心开展关节置换手术量居省内前列。科室近年也积极推广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加强无痛病房建设,同时将中医“整体观念”与之结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使患者在手术后局部与全身功能得以同步、快速康复,同时降低感染、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中心开展关节镜微创手术已十余年,广泛用于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部位的运动损伤和疾病治疗,年均手术量逐年增长。关节中心已经广泛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重建、肩关节巨大肩袖损伤组织瓣移植修补、肩关节习惯性脱位Latjet手术、髋关节盂唇修补及骨赘清除等高难度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局部更加美观,加快了术后的康复进程,疗效更加满意。
专家介绍
魏秋实
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骨科双博士后,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药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后备人才,首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
社会任职:兼任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联络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骨坏死骨缺损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科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正骨》青年编委。
主要特长:各种类型股骨头坏死的精确诊断、塌陷预测、中医药系统保股骨头治疗、微创保股骨头手术等系列治疗方法;小儿股骨头疾病的诊断与保股骨头治疗;扁平髋、短髋畸形、髋内翻以及髋外翻畸形、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骨髓水肿综合征等的诊断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畸形、膝关节韧带损伤等的诊断与保膝治疗;骨关节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初次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与膝关节疾病;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松动或感染;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与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
来源:生命时报 | 初审:魏秋实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