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叶 雨
当前网络主播已成为一种新职业,他们通过直播平台展示才艺,吸引着大量的粉丝。近年来,一些网络主播开始将自己的社会责任发挥到极致,通过直播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免费服务。在这些内容中,最为让人欣慰的就是那些给农村老人免费做饭的主播,他们不仅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同时还展现了新媒体的慈善精神。
农村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或者生活,农村老人常常孤独无助,要么不舍得花钱买好吃的,要么自身厨艺不佳,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网络主播出面给农村老人免费做饭,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由于这类直播具有公益属性,能在网上吸引大量观众,因此具有变现空间。一些主播通过直播间的观众刷礼物来进行盈利,收到的礼物能兑换成现金;有的主播则通过赞助商等渠道获得收益。通过上述模式,他们不仅保证了自己的收益,还能为进一步从事公益行动筹集资金来源。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盈利,这些主播们对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首先,这种用爱跨越城乡和时空的直播,既为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又为老人送去了精神上的温暖。其次,这些主播通过直播,能够逐步增加人们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带动更多的人回归乡村,激发人们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和热情。这个意义上看,直播做饭可被视为乡村公益事业的一种补充。
不过,随着这种行为越来越流行,直播做饭也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规模问题,多数网络主播实力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需要帮助的农村老人的需求;其次是食品卫生问题,网络主播往往缺乏食品加工认证,可能对食品卫生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有些人为了盈利,可能会放松对做饭的要求,导致质量下降。
接下来,要切实发挥直播慈善的作用,还需主播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不能为了盈利而不顾质量和健康食材。另一方面,主播需要加强慈善意识和行为,将观众的爱心和关注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资金支持。
当然,相关部门也应更多地关注这个领域,加强对网络主播的监管,为他们提供更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需要营造更加友好的乡村慈善氛围,共同帮助农村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相信在各界共同推动下,网络直播将从工具层面向人文层面升华,成为推动乡村公益的重要抓手。
(作者系时评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