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帮信罪”已成为全国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大量学生涉案。3月21日,在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白云山校区反诈骗宣讲会上,来自白云区反诈中心的宣讲团队带领1500多名学生,现场认清“帮信罪”,以免学生沦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工具人”。
由于近期白云区部分院校接连发生多起涉学生群体的网络诈骗案件,为提升学生防诈意识和能力,当天,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联合白云区公安分局、景泰派出所,以警情为导向对症下药,为学生送上反诈知识“大礼包”
景泰派出所副所长苏杞敏通过发生在辖区内的网络诈骗案件,以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来自区反诈中心的宣讲员黄韵晴,利用流动宣讲大篷车,对学生进行“诈骗无情 反诈我行”主题反诈宣讲。
在此次反诈宣讲会上,除了对学生群体高发的兼职刷单、网络游戏交易、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法进行剖析警示外,宣讲内容还特别与时俱进,带领学生认清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的罪名——“帮信罪”。
“帮信罪”是什么罪?据介绍,“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然为其提供帮助,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把银行卡出借给诈骗分子。宣讲会提醒广大学子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各种第三方支付账号,也不要向他人购买,防止自己沦为犯罪“工具人”。
白云区反诈中心宣传劝阻组长古访南表示,近年来,“帮信罪”呈低龄化趋势,不少涉案人员是在校大学生,主要原因在于涉案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便宜,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近期反诈宣讲进校园的活动中,宣讲团队都特意增加了对“帮信罪”普法的内容环节,让学生群体对“帮信罪”不再一知半解,真正警惕“帮信”犯罪陷阱。
此次宣讲团在现场讲授的电信诈骗防范法,学生们认为很受用。就读电子商务专业的高二学生林家骏表示,此次反诈宣讲的诈骗类型,都很贴合学生群体实际,内容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像他们作为男生比较容易遇到的网络游戏交易,通过反诈学习,确实能提高自身识别网络骗局的能力。
该校2021级会计专业学生沈禹先告诉记者,宣讲中不仅有自己最关注的涉及网上购物诈骗的内容,还新学习了何为“帮信罪”,“现在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稍不注意真的防不胜防。这次有专业的反诈宣讲团走近我们身边,带来干货满满的反诈知识,以后一定将警官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古访南表示,下一步,白云区公安分局将持续加强与各院校属地镇街及各部门的联动,利用专业数据分析手段,精准研判当前涉校园警情,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派出宣讲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宣讲,使反诈宣传更加专业化、精准化,并加大督导检查,确保反诈宣传工作落到实处,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
来源:广州白云App、白云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