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树古多禽鸣,合作区首届自然周圆满落幕

南方+ 记者

木众成森林,引鸟归琴澳。3月26日,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届自然周暨广东省爱鸟周圆满落幕。

“横琴自然周”是继2022年“春绿横琴岛,同植一湾梦”植树节活动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推出的全新公益活动品牌,涵盖了义务植树、古树保护、自然摄影、爱鸟护鸟等七大主题,有机串联植树节、世界森林日、爱鸟周及澳门绿化周等公益节日,先后开展了横琴古树大树摄影大赛、琴澳亲子家庭植树、琴澳古树保护交流座谈会、爱鸟周主题活动、澳门亲子生态游等十余项活动。

据了解,在近半个月的“横琴自然周”中,合作区种下了近2000株树苗,线上近2万人次参与,线下约2000人参加,琴澳居民共建共享绿美合作区。

琴澳联动“植”此青绿

在横琴赛艇公园、二井湾湿地公园、小横琴山,人们种下了近2000株树苗,包括菩提榕、洋红风铃木、水黄皮、海滨玉蕊等树种,在和煦春光中为合作区增添新绿。

“横琴自然周”共组织植树活动4场,琴澳两地政府机关单位、企业、亲子家庭、党员代表共计约500人携手“植”此青绿。其中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在内的澳门相关政府单位、企业、亲子等百余人参与,琴澳合作进一步深化。

近500人在和煦春光中为合作区增添新绿。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此外,“横琴自然周”在“澳门绿化周”开幕现场设专属摊位,面向澳门居民展现横琴生态建设成果及合作区舒适宜居、优美宜人的城市人居环境。现场设有3个鸟类科普游戏和10个横琴生物多样性科普展板,引导澳门市民和亲子家庭了解合作区生态保育工作,树立爱护鸟类的意识。

琴澳两地通过活动深入互动互融,共建共享绿美合作区。

“横琴自然周”在“澳门绿化周”现场设专属摊位。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常态化管养横琴古树

在横琴自然周期间,横琴首个古树保护公园于粗沙环村正式落成揭牌。以此为契机,活动邀请了琴澳相关政府单位共商古树保护。“合作区将学习借鉴澳门古树保护经验,通过加强养护、病虫害防治、制作科普牌等途径,对横琴古树实行常态化管养。”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生态环境处代理处长罗华兵说。

横琴首个古树保护公园于粗沙环村正式落成揭牌。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此外,横琴自然周还以“身边的古树大树”为主题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古树大树摄影比赛,倡导合作区居民关注身边的古树、大树,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用镜头捕捉自然生态与时光之美。

据悉,摄影比赛线上活动页面访问量高达2万人次,实际有效投稿作品达268张,琴澳近50人作品入围评审阶段,同步线上人气投票数达7200余票,最终评选出优秀奖、鼓励奖、线上人气奖共30个。闭幕式活动现场对获奖人员进行颁奖,并展示优秀摄影作品。

闭幕式现场对获奖人员进行颁奖,并展示优秀摄影作品。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童心植绿爱绿护绿

合作区正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绿水青山生态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样板。“横琴自然周”期间,合作区在二井湾湿地公园建成首条自然教育径,沿线设置红树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昆虫、鸟类、水獭等五大科普主题,为公众提供自然学习与体验的场所。

在两场琴澳亲子家庭活动中,澳门亲子家庭共计30组近百人受邀前往横琴二井湾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进行生态游、观鸟、植树。活动还联合珠海市观鸟协会,由自然导师带着亲子家庭走进自然教育径,对湿地植物、鸟类等进行科普讲解,更有小游戏增加趣味,引导琴澳两地的青少年走进自然、爱上自然。

澳门亲子家庭在横琴生态游。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随后,自然导师还走进了珠海市横琴子期实验小学,为包括澳门学生在内的306位学生进行横琴生态知识科普,在青少年心中栽下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保护意识。

自然导师为小学生进行横琴生态知识科普。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横琴自然周’将持续保持与澳门的交流探讨,在粤澳共管模式下不断求新创新,继续探索策划更多的活动形式、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多更深入的联动活动。”罗华兵介绍道。

据悉,琴澳将继续携手推进合作区生态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绿美湿地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推进强化资源保护监管,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努力探索将合作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天儒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扫码进群获取更多资讯>>>


编辑 文秋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