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科技奖获奖项目展示丨大型填埋场灾害防控和库容挖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一等奖)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订阅

获奖项目

大型填埋场灾害防控和库容挖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一等奖)

01

主要完成单位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2

主要完成人

周卫东   张效刚   杨一清

李湛江   宋树祥   马鹏程

李耀晃   郑    超   张   楠

渠金虎   兰吉武   柯   瀚

齐   添   张焕亨   叶   剑

03

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攀升,为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库容挖潜成为很多大型填埋场的刚需。然而,由于填埋场的服役环境恶劣,在库容挖潜过程中极易发生垃圾失稳滑移、渗滤液渗透污染和填埋气扩散污染等环境灾害。本项目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和填埋场特点,研发了适用于我国大型填埋场库容挖潜过程的灾害防控成套技术。首先通过现场勘察判断堆体内的液气阻滞程度,测量水气压力,为防灾设施设计提供基础性数据;再通过渗滤液和填埋气高效导排技术降低堆体内渗滤液水位,提高填埋气收集率,降低液气阻滞程度和灾害发生风险;最后,研发了大规模低扰动填埋技术,在保障填埋作业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风险。

04

项目创新点

  • 研发了堆体内液气阻滞的现场勘察技术并首次揭示了液气阻滞诱发的高气压与垃圾堆体滑移之间的直接联系。

  • 研发了渗滤液和填埋气高效导排技术,实现了堆体内的水位下降和填埋气收集率的大幅上升。

  • 研发大规模低扰动填埋作业成套技术,降低填埋作业对堆体的影响,提高填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05

推广应用

案例1:广州兴丰填埋场。广州兴丰填埋场日填埋量11000t/d,远超出设计日处理量,导致其设计库容仅能使用到2017年5月。然而,应急填埋场于2018年6月才能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兴丰填埋场需要开展增容挖潜以满足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营,兴丰填埋场堆体稳定性极差,多次发生滑移。应用本项目所研发的防灾技术后,兴丰填埋场安全填埋垃圾375.15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33763.5万元,顺利完成广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兜底保障任务;填埋气收集率提升至90%,创造经济效益约9375万元。

案例2:花都废弃物处理场整治工程中。增加填埋垃圾193.54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7401.12万元,解决库容紧张及堆体滑坡的灾害防控问题。

案例3:增城填埋场扩容工程中。为了缓解增城垃圾围城的风险,增加填埋垃圾40.54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133万元

案例4:从化废弃物处理场升级工程中。通过科研技术的实施,将“小、旧、破”的填埋场进行升级整治,增加填埋垃圾26.6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132.5万元。

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业务联系方式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技术部

联系人:张兆威

电   话:020-83525104

邮   箱:gdhjxh@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