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停转,科普不停步丨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科普进校园——走进洲仔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订阅

近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在洲仔镇中心小学开展了生动有趣的“生物多样性知多少”主题科普进校园活动。学会秘书处党支部书记陈桂红通过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和互动问答的方式,向洲仔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普及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带领他们走进科学的世界。

生物多样性知多少?

“大家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吗?”“猜一猜:一个动物园里有多少物种?”……在反响热烈的互动问答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生物多样性盛宴开始了。活动不仅吸引了该校师生,还有洲仔镇人大主席高月莲,他们聚精会神聆听着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这些你知道吗?

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2.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物种?

500万-900万之间,1亿以上?地球上的物种总量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

 

问:一个动物园里的物种有50-500种,500-5000种,5000-50000种,还是50000种以上?

答案是50000种以上,可别小看了一个动物园里的物种数。

02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物种的濒危等级有哪些?

灭绝、野生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

功能性灭绝——白鱀豚(白鳍豚) 一个物种无法维持繁殖,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被称作“僵尸物种”。

物种灭绝——渡渡鸟 一个物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存活的个体。

野外灭绝——华南虎 一个物种在野外没有任何分布,但是在人为条件下还有些个体。

局域灭绝——亚洲象 一个物种分布区很广,在原有栖息地消失了,但是在其他地方还能发现。

你知道吗?

黄胸鹀,别名禾花雀,2000年时为无危物种,因人类捕食,2017年被列为极危物种。

估计2001年就有一百万只被猎捕的黄胸鹀在广东省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大熊猫受威胁等级已从“濒危”降为“易危”,但大熊猫生存形势依旧严峻,大熊猫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03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我做起

学生们这样说:

“我们要保护动植物”

“我们要呵护它们栖息环境,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有的人会为了利益,到处吹嘘说某些动物包治百病,我们要加入辟谣队伍”

“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它们和我们的家园”

“我们不要伤害野生动物,不要吃野生动物”

我们还能做什么?

维护生物多样性,从现在开始,做个行动派。

学生们这样说:

“我们还可以植树”

“我们不要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

“我们要低碳出行,乘坐公交交通”

“我们要绿色生活,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让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共建生态家园’”,陈书记说出了这堂科普课的结束语,学生们却舍不得离去,他们在通俗易懂的语言里理解了深奥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一颗颗探索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

陈书记感叹于学生们丰富的生物、地理知识和奇思妙想,并与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合影。

洲仔镇中心小学校长沈能教表示,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洲仔镇人大主席高月莲呼吁孩子们跟爸爸妈妈一起,主动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列中,呵护地球家园。

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还举行了“学雷锋·爱心共筑阅读梦”科普图书捐赠仪式,省厅机关党委、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共同出资,将500册环保科普读物捐赠给学校。

十三年来,学会坚持每年组织大学生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关爱青少年等方面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大学生在行动”等科普品牌活动,55万余人从中受益。此次“科普进校园——走进洲仔镇中心小学”活动是学会2023年环保科普进基层、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使农村青少年能近距离感受科学家风采,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科普进基层、进校园,我们永不停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