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非遗!番禺市桥街非遗文化在校园在社区系列活动启动

番禺融媒
+订阅

灰塑作品展示、粤曲粤剧表演、广绣知识问答……3月24日下午,“我要学非遗,共筑文化传承梦”2023年番禺区市桥街非遗文化在校园在社区系列活动在市桥中心小学启动,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对生命的浸润滋养。番禺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市桥街相关领导,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参加活动。

学生参观广绣、灰塑等非遗作品展示

市桥街领导在致辞中表示,番禺区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岭南建筑、岭南画派、粤剧曲艺、广东音乐蓬勃发展,鳌鱼舞、飘色、广绣、灰塑等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就有13项。市桥街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岭南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量实践,希望以本次启动仪式作为契机,让非遗保护与传承进一步走进校园,打造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促进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活动上,进行了2023年市桥街非遗文化在校园在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成立了番禺区市桥街非遗讲师团,并现场给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代表性传承人崔镜兴、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黄洁明等5位传承人颁发市桥街非遗讲师团聘书。这也意味着,今后讲师团成员将更多走进市桥的校园和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实践活动,普及非遗知识,让学生和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遗熏陶,增强对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市桥街非遗文化在校园在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颁发市桥街非遗讲师团聘书

活动还对市桥中心小学学习传承刺绣、扎染和粤剧等优秀非遗文化的学生代表,颁发了“番禺区市桥街非遗传承小使者”奖牌。市桥中心小学在传承非遗文化方面表现亮眼,致力于用非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儿童生命成长,该校的刺绣社团、扎染社团、剪纸社团和粤剧社团吸引众多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学校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广州市广绣试点学校、番禺区少儿戏曲传承实验学校。

“番禺区市桥街非遗传承小使者”颁牌

 市桥中心小学粤剧社团表演粤曲粤剧节目《红色娘子军》

作为市桥街非遗讲师团成员的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黄洁明、马佩琼、陈美玲,还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广绣知识和技艺。 “广绣是指在哪里的刺绣品?作为中国的非遗项目之一,广绣在唐代就有了吗?”在知识分享之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积极竞答。

踊跃学习广绣知识

本次活动由番禺区文化馆、市桥街道办事处指导,市桥街综合服务中心、市桥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市桥中心小学协办,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承办。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 吴红颖 阮汉标 陈志成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