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平安建设的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山市坦洲镇立足毗邻珠澳、流动人口多且往来频密等现实因素,坚持把党建作为贯穿社会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打造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进一步推动坦洲镇平安创建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建引领
提升“共治”效能
坦洲镇坚持以“小阵地”撬动“大服务”,以“四议两公开”制度、“五主题三作用”举措和小区党支部制度推动全镇376个党组织高效运行,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17个,选取7个商住小区打造党群服务站,构建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基层社会神经末梢。推动3410户党员家庭“挂牌亮户”公开亮身份,逐步实现党员个人带动党员家庭、党员家庭户带动周围群众的基层治理辐射。鼓励具备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的党员担任“红色楼栋长”,协助小区党支部开展信息收集、平安巡逻等工作。
以“大党建”赋能“微治理”,推动基层由“单打独斗”向“多兵种作战”转变,有效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通过综合治理,坦洲镇七村社区2022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69起,发现整改治安安全隐患2901起,解决民生问题769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十四村社区积极建立“1+4+N”立体式服务体系,即在党建引领下,推动社区、物业、业委会和居民“四方联动”,有效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下降52.6%、群众满意率提升28%,成为全市党建引领出租屋网格化管理试点;合安社区积极成立书记调解工作室,聘任该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为总调解员,动员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调解,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5宗,调解成功率达100%。
科技支撑
实现“智慧”治理
坦洲镇永二村作为中山首个中国电信“数字乡村示范点”,整合智慧大屏、天翼云播、高清AI监控、乡镇电视等多项数字化应用,解决了乡村服务“多、广、散、杂”等痛点问题,全面提升了基层社区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坦洲镇位于珠海、三乡交界处,治安问题时有发生,但经常因为缺少视频监控,案发后很难追查破案。自从建立了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村里增设了超80个摄像头,对主要路口和主干道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偷盗、车辆乱停、偷倒生活垃圾等情况都减少了很多。”坦洲镇永二村治保主任霍炳棠说。过去由于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宣讲政策难度较大,数字乡村建成后,村委利用“天翼云播”便可通过智能AI广播,宣传防诈骗知识、村务政策宣讲、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等,帮助村居委会迅速有效部署各项工作,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效能。
环境整治
擦亮和谐底色
走进坦洲镇安阜社区三围小组,古色古香的围墙、儿童游乐区、成人健身区、休闲区等印入眼帘,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杂草丛生呢?过去一年多,坦洲镇以“三重保障、四个突破、五个着力”为抓手,以“四小园”建设为切入点,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四小园’不仅提升了村子颜值,更丰富了我们休闲聊天的场所。”坦洲镇安阜社区居民刘伯说。安阜社区在厘清闲置地土地权属的基础上,对三围小组部分闲置空地进行全面清拆整,并因地制宜,结合群众需求,投入169万元进行全面整治,融入传统元素、娱乐休闲、文化景墙等,让原本杂乱无章的闲置焕然一新。目前,坦洲镇全镇13个涉农行政村共建成“四小园”176个。
此外,坦洲镇聚焦乡村田园风光、本土乡风、红色资源、特色风景等方面,打造“一村一特色”,全面展示乡村新面貌、新气象。立足村民需求,在公园绿地和活动空间打造、水塘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提升、党建文化提升等五大方面,增加乡村活力,让“城中村”变成“城市乡村”。坦洲镇小水果种植也形成规模,成功申报“广东特色水果之乡”,形成了集生产、休闲摘果、体验农业生态和田园风光于一体乡村生态旅游,正在逐渐擦亮文明和谐乡村招牌,绘就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画卷。
来源:中山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