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脑病科 陈荣明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脑病科 邹傲霜住院医师
个案
患者周大爷,81岁,因“持续头晕3天”,家属立即送来我院就诊,收入脑病专科治疗。入院时,周大爷头晕持续,转头、躺下会出现头晕加剧,伴天旋地转感、汗出、乏力、恶心感,严重时伴呕吐,无耳鸣、无听力下降,无明显的肢体力量减低,根据相关症状,判断为中枢性头晕。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延髓梗死。脑病科专家团队给予其抗血小板、营养脑神经、抗眩晕、改善脑循环、推拿、按摩、针灸、耳穴等治疗后,头晕症状明显好转,10天后好转出院。
日常生活中出现头晕是相当常见的,尤其是长时间工作后、或者早上起床后、蹲久了猛地起身后......很多人不够重视,但如果头晕反复发作或头晕持续时间长,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就需要及时就医。
以下是一些引起头晕的原因,需要注意。
头晕有哪些表现?
头晕的病因多种,表现出的症状多样,目前尚无客观的检查能够明确的诊断各种头晕。
头晕常见的表现为头部昏昏沉沉、脑部憋胀感、头重脚轻,天旋地转感、行走不稳等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眩晕
特异性症状,指自身未动而感觉自己在动,或者正常的头部运动而引起了和头部运动不相符的运动错觉。所有头晕的半数以上均为眩晕,眩晕主要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
2.头昏
头昏会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大脑不清晰、昏昏沉沉、头胀及头部发紧感。主要病因包括焦虑抑郁情绪、慢性躯体疾病等;有时熬夜、失眠及疲劳等情况。大脑的血液循环不良也会导致头昏,以及乏力、麻木。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向大脑,大脑功能失调。
(1)晕厥前兆
例如:双眼发黑,随后浑身出冷汗,感觉四肢无力及走路不稳,还可能伴有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2)不稳感
头晕该看哪个科?
引起头晕的疾病种类很多,所以在出现头晕和眩晕的情况时,一定要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如果发生头晕伴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听力下降但无明显的耳鸣,建议于神经内科/脑病内科就诊。如果除了眩晕的感觉,还伴明显耳鸣、耳聋、听力显著下降,可前往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引起头晕的疾病有很多种,自己不能准确的辨认,所以当出现头晕的情况时,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切不可大意。
中医辨证施治
1.
风痰上攻证:
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大枣。
2.
阴虚阳亢证:
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推荐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3.
肝火上炎证:
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4.
痰瘀阻窍证:
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麝香(冲服,或白芷代)、丹参、赤芍、桃仁、川芎、红花、牛膝、葱白、生姜、大枣。
5.
气血亏虚证:
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
6.
肾精亏虚证:
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推荐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龟甲、黄柏、杜仲、怀牛膝、天冬、生地、麦冬、党参、茯苓。
中医特色治疗
1.耳穴压豆
取穴:神门、外耳
功用主治:醒脑安神、止晕。
操作方法:以王不留行子贴敷于神门、外耳、脑干、额等穴位,按压至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每日数次。
2.针灸疗法
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
耳穴:肾区、脑干、神门。
辨证取穴: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
3.其他: 耳尖放血疗法、穴位贴敷、火龙罐等。
脑病科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脑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专业科室,科室医疗队伍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合理,人才梯队建设完善。现有医生7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学士3人。自2021年起,我科以总院技术为依托,融中医中药、西医西药、针灸、按摩、理疗、康复、穴位注射等一体。中医博采传统特色,精准辨证施治,西医跟进先进水平,急性抢救与功能康复同步,疾病治疗与预防干预同步,开展了集治疗、康复、预防于一体的立体综合防治工作。
目前开放病床31张,其中抢救病床5张,主要收治急危重神经内科疾病。科室拥有神经科常用监护设备和慢性小脑电刺激、低频脉冲等康复设备,能基本满足危重症病人的监护、治疗及康复需求。普通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能满足脑病科临床医疗的需要。我科是国家卒中中心会员单位,已开通急性脑血管病抢救的绿色通道,并制定了规范的卒中急救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实施方案。我科同时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分会会员单位,对眩晕病人制定系统和个体化的中西医诊治方案,实现眩晕的精准治疗。
科室咨询电话:020-31212797
咨询时间: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END
●指导专家介绍 ●
陈荣明
脑病科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卒中学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分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导师。曾在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专科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对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癲痫、脱髓鞘、头痛及有关情绪障碍方面的疾病如焦虑抑郁治疗经验丰富;对眩晕类疾病治疗有心得,擅长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治疗。
●作者介绍 ●
邹傲霜
脑病科
中医住院医师
医学硕士,中医住院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培学习三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眩晕、头痛、失眠、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各种脑血管疾病。
编辑 | 庄梦
复核 |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