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第一好好先生,也变“坏”了?

24楼影院
+订阅

很多人认识汤姆·汉克斯,是因为1994年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

傻人有傻福的阿甘,是高度凝练之美国梦的象征。

他一直在奔跑,也激励着银幕外的人勇敢追梦。

三十年来,汤姆·汉克斯不断尝试不同的角色,从《电子情书》《猫鼠游戏》到《菲利普船长》《芬奇》,大多数角色都是极具观众缘的好人,也因此被称为“好莱坞第一好好先生”。

但在新片《生无可恋的奥托》中,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却是一个难搞的大爷,有点坏也有点怪。

奥托(汤姆·汉克斯 饰)是一位遭人嫌弃的独居老人。

在超市买绳子,他锱铢必较,为了一点小事和店员较真;他每天在社区里巡逻,对不遵守规则的邻居冷语相向;主动和他搭话的人会收获一张拒人千里之外的扑克脸和几句冷言冷语。

硬脾气的毒舌大爷,自然不受欢迎,不过奥托本人也不在乎。

他全心全意地策划一件大事——自杀,逐一尝试上吊、卧轨、吞枪子等等。

因为半年前妻子的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将其人生中不多的光亮也一并带走了。

但社区里搬来了一户新邻居,夫妻俩带着孩子,风风火火闯入了奥托的生活。

那个聒噪的、不讲理、毫无边界感的女主人,总能恰逢其时地给奥托添麻烦,顺便阻挠他的自杀。

刀子嘴、豆腐心的奥托多次自杀未遂,反而多养了一只猫、修复了和故人的关系、新交了几个年轻的朋友。

当人生有了牵挂和寄托,他还会走向命定的结局吗?

《生无可恋的奥托》翻拍自2015年的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而两者的改编蓝本皆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所著的同名畅销书。

相较而言,显然是瑞典原版电影更能把握原著的精髓,它们都能营造一种冰冷刺骨的北欧风情,使人相信,在这样寒冷的地方住着这样一个古怪悭吝的老人是一件自然的事。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把重心放在了亲情线上,借亲子代际关系交代了欧维性格的形成。

他与妻子在火车上的邂逅是为数不多的暖色调,这也是整部电影里最罗曼蒂克的一笔。

欧维和热心女邻居的关系也隐晦地透露了北欧国家的移民问题。

比如,瑞典土著欧维对阿拉伯女邻居起初带着一股天然的敌意,表面上看可以单纯理解为性格差异巨大带来的不对付,但冰山之下是高福利政策带来的移民危机。

《生无可恋的奥托》则大刀阔斧地砍去了亲情线,着重描写爱情对奥托前半生的影响。

不善言辞、稍显木讷的他因邂逅明媚活泼的妻子而改变人生态度,因此妻子的逝世是其人生不可承担之重。

每次自杀时的死前弥留都会闪回一段奥托与妻子的美好过往,有她的回忆总是充满了元气和力量。

片中扮演年轻奥托的正是汤姆·汉克斯的儿子特鲁曼·汉克斯,这对父子档还搭档过2020年的电影《世界新闻》。出演年轻版的父亲称得上讨巧之举,不需要多少演技,只需神形兼具。

比较瑞典版和美国版会发现:男主角的风格悬殊,这也基本决定了两部电影浑然不同的气质。

扮演欧维的罗夫·拉斯加德长了一张偏长的脸,怎么看也和帅气搭不上边,显然更适合扮演“地狱恶邻”。

而无论什么时候都很讨喜的汤姆·汉克斯身材颀长、眉目温和,即使板着脸也没有太大的震慑力。

借《生无可恋的奥托》,我们可以探讨:对于同一文本的改编,不同国家为何会交出气质迥异的答卷?

没有比好莱坞更成熟的电影工业流水线,但好莱坞改编北欧的影片却多半不如原作。本片之前的典型案例是两版《生人勿进》《冷血追击》和《失踪顺序》。

瑞典版《生人勿进》和美国版《生人勿进》都围绕小镇的少男少女展开故事,但前者建构的银装素裹之世界更有信服力,营造了冰冷孤独的氛围,年轻演员也带着几分疏离气质。相比之下,后者就像是集商业元素于一身的猎奇大片。

挪威电影《失踪顺序》把替子复仇的故事处理得干净利落,冰天雪地的环境自有一份冷冽。

美版《冷血追击》沿用了冰雪地景,但连姆·尼森一出场便知这又是个过于热血激烈的故事,充斥着并不优雅的枪林弹雨。

美国与北欧的文化差异,注定了影片的美学风格之殊异。

即使是同样的内核,也被包装在不同的外壳中。

说回到《生无可恋的奥托》,它的整体表现当然不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但仍是近期院线里值得一看的新片。得益于治愈系原著,影片在温情脉脉的氛围中探讨了死亡和生存的意义。

正如小说所写:

“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对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它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我们独自一人。”

在人生的暮年,奥托想明白了这一点。妻子离开的一刻,抽离了他部分的灵魂。有的人死了,却活在别人心中;有的人活着,却只剩下行尸走肉。但妻子必然不想让他因此伤怀寻死,死者留下的最后祝福是好好活着,哪怕靠回忆支撑余生,也好过携手赴死、烟消云散。

对世界仍有眷念的奥托放弃了寻死觅活,转而拥抱生活的点滴善意和温暖。很多事情的结局不能改变,但至少能选择,应该如何度过这段旅程。

如果你想被温柔地治愈,不妨去电影院观摩《生无可恋的奥托》,让生与死的辩证哲学抚平你的每一道伤痕与褶皱。

作者 | lemon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