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系列谈③

南方评论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大兴调查研究#

文|高 维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他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反复强调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关键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直奔问题而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一要走“深”。增强问题意识,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问题意识到不到位,能不能抓住关键问题,直接决定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调研前缺乏思考与规划,满足于“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来、稀里糊涂走”;有的一味拼规模、耗时间,“撒胡椒面”般平均用力,功夫下了一箩筐,收获却是两粒米……调研不是旅游,不是“走秀”,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必须有针对性,用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哪个方面问题突出就要聚焦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调研哪个环节。

二要做“细”。毛泽东同志说过:“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现实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问题导向的误区。比如有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只能看到问题表象;有的预设观点、按需求证,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有的只听顺耳话,不听逆耳言,缺少真解决的勇气和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带着问题仔细看、带着问题精细析,掌握实情、把脉问诊,穿透问题迷雾,把握问题本质。

三须求“实”。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如果找出问题后就束之高阁,既不及时回应,也不跟踪问效,只是热衷于请领导批示、送刊物发表,将调研成果停留在纸面上,这样的“调研”就毫无价值。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要把调研与履职结合起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直面问题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切入口;把调研与检视整改问题结合起来,对发现的问题深挖根源、检视反思,坚持立行立改、即知即改。

问题的指向,就是调研的方向。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 蒲思伊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