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湛江非遗!在沉浸式体验植物染中寻找艺术之美

南方+ 记者

3月21日,由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湛江凤桐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遇见非遗 遇见‘她’”主题活动火热进行。活动中,学员通过亲自体验植物染的制作过程,感受古法技艺魅力。

植物染又称草木染,是我国传统染色制作工艺之一,植物染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壳等原料中提取染织色素,所使用的染料都是来自原生态的草本植物。围绕植物染这门传统技艺,湛江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漓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植物染的制作工序,展示了制作方法。

湛江植物(草木)染更是就地取材,选择雷州半岛当地植物,例如紫荆花、大叶桃花心木等为原料,通过植物的萃取,还原中国古典色的魅力与纯净。现场还提前为大家准备了植物染的制作工具,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

在扎染捆扎的手法中,在拓染一声声的捶打声中,在颜料沁入布匹的晕染中,现场学员们通过亲手制作的方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非遗美”。本次活动的目的除了让更多的人体验植物染的创作过程之外,还要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植物染背后的美学观念,提高自我美学素养。“见人见物见生活”是当下非遗传承发展的理念共识,通过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非遗从科教纪录片中来到了寻常百姓身边。

近年来,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本土非遗工坊的认定和建设工作,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示等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活态传承落实在切实行动中,让非遗文化走向市场、走向大众。

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有关湛江非遗文化的知识和内涵,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也让非遗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寻找到了合适的市场。活动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大家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了自我文化素养,增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让“非遗”也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持续焕发光彩。

【撰文】方怡 傅晓冰

编辑 陈海兰 伍青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