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深加工,赋予文化属性,多方助力白蕉海鲈“游”向全国

快消研究所
+订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且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日前,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走进珠海,汤臣倍健、强竞农业、祺海水产、丽珠集团等,涉及保健品、水产养殖、文旅开发及预制菜等内容。


促消费 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珠海

位于出海口的珠海斗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蕉海鲈就生长在这里。

白蕉海鲈在斗门已经有30多年历史,该地咸淡水资源丰富且分布面积广,这使得海鲈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由于咸淡水养殖的白蕉海鲈肉质鲜美,即使清蒸味道亦新鲜丰富,因此该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021年斗门区海鲈养殖面积达3.9万亩,产量15.6万吨,产值32亿元,白蕉海鲈产量占全国海鲈总产量的50%以上,现有白蕉海鲈养殖户2000余户。随着相关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白蕉海鲈逐步走出珠海走向全国,相关养殖户从这条“致富鱼”中收获颇丰。

为了解斗门当地白蕉海鲈产业发展、深加工布局及联农带农情况,近日“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调研团走进珠海斗门,对其中从事白蕉海鲈的相关企业等进行走访调研。

“鲈鱼王子”杨映辉:

文化属性让白蕉海鲈“游得更远”

谈及白蕉海鲈,被称为“鲈鱼王子”的杨映辉是其中的标志性人物。

“很多人来珠海旅游,回去时带的却是澳门特产。我觉得,珠海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信产品,以后我这款蕉门海鲈的冻品,现在也叫预制菜,如果能持续做下去的话,就会有‘珠海手信’的属性了。”当被问及公司主营的白蕉海鲈产品时,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映辉作出如上回答。

相比起祺海水产创始人这一身份,杨映辉更让外界熟知的是他“鲈鱼王子”的外号。

2015年,创业不到一年的杨映辉就不断为斗门白蕉海鲈的宣传四处奔走,不断通过多个渠道,向外界发布白蕉海鲈的销售信息、营养价值及文化等,传播白蕉海鲈鱼好(营养价值高)、水好(咸淡水养殖)和文化好(有非遗传承)的“三好”概念。

常年对白蕉海鲈的“真爱”,杨映辉成为诸多媒体的常客,其中他还创下7年时间6次上央视传播白蕉海鲈的“纪录”,最终为去年白蕉海鲈“一炮而红”奠定了基础。

谈及这一系列宣传工作,杨映辉向调研组戏称:“我算是承担了白蕉海鲈80%的传播。”

传播白蕉海鲈让其走上更大的舞台,杨映辉从中“收获颇丰”,他向调研组介绍,祺海水产从创业之初到去年,产值从最早的500多万元做到了4000万元。产值做大的同时,祺海水产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定点对白蕉海鲈进行收购,从而实现联农带农。

在白蕉海鲈产业和市场不断做大的情况下,杨映辉对公司有清晰的定位——做“小而美”的企业,其中“美”主要体现在产品文化内涵中。在接受调研组的采访中,杨映辉说起了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以及苏轼“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等盛赞白蕉海鲈鲜美的诗句——这也是他对外谈及白蕉海鲈时引用最多的典故。

除了通过引用诗词赋予白蕉海鲈文化属性外,杨映辉向调研组表示,他将“白蕉海鲈鱼疍家腌制技艺”这一珠海斗门区级非遗技艺应用其中,“相比其他人一天出品,我们按照非遗技艺,把白蕉海鲈在腌制桶里真正腌制了12个小时以上,虽然出品速率慢,但这种方式能更好锁鲜,鱼的品质会更高”。

“在做白蕉海鲈过程中,我会从品牌、品质和品宣三方面错开,包括非遗技艺应用目前唯一是我这边在做。在我看来,赋予品质和文化属性,才能让白蕉海鲈走得更远。”杨映辉说。

强竞集团:

公司+农户模式联农带农,“农户们负责养鱼,市场交给强竞”

品牌和文化宣传,能让白蕉海鲈“声名远扬”,但要真正实现走向全国,则需要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综合产业集群,才能让白蕉海鲈“游得更远”。

毗邻珠海斗门港附近的一个地块上,一座座厂房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这里是广东强竞农业集团(下称强竞集团)的珠海强竞农业生态园,这座生态园以白蕉海鲈作为主要产业,建设的厂房包含10万吨国际标准冷库、日生产能力2000吨的全智能化水产品加工车间、食品技术研发中心等,集生产、仓储、冷冻、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核心产业园。


“28年前我就来到珠海斗门,那时候我是一家饲料公司做销售的,有一年我手上的客户出现了滞销,鱼卖不出去收不回钱,他们就没办法给我打款,所以我只能帮他们去卖,结果就‘阴差阳错’涉足到了白蕉海鲈的销售,一做就做到了现在。”对于强竞集团董事长刘强来说,他当初涉足白蕉海鲈可谓“神奇”,不过这段奇妙的经历让他成了广东这家水产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为白蕉海鲈产业未来发展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当然,这段帮农户卖鱼的经历印进了强竞集团的“企业DNA”。刘强向调研团表示,2013年公司成立后,强竞在经营海鲈鱼产业的同时,就一直致力于联农带农,帮助养殖户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在联农带农方面,强竞集团一直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1000多养殖户养殖等,在这模式下,养殖户就只需要负责养白蕉海鲈,在鱼长大成熟后,强竞集团会以保底价格的方式收购他们的鱼来保障他们的收入。

刘强表示,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可以为农户提供全天候的免费技术服务以及包括鱼苗、饲料、电费等一系列的资源支持,以及捕捞和保底收购等,最大限度的保障养殖户的收益。与此同时,强竞通过反季节产销的方式,解决养殖户的销售难等问题,“只有让农户赚到钱,企业才能赚到钱,农户们负责养鱼,市场交给强竞,大家互惠互利。”

联农带农同时,强竞集团积极向白蕉海鲈的预制菜方面进行布局,并以“好渔阿聪”为品牌,制作包括“三去”白蕉海鲈及烤鲈鱼等产品。刘强还告诉调研团,考虑到海产品和预制菜对于冷链运输的依赖性,强竞打造了自有的冷链物流,并且以此将预制菜等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

谈及海产品预制菜方面时,刘强认为目前海产品预制菜在市场上还是属于1.0版本,二产三产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反观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肉类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已具规模化,通过借鉴学习的方式,“无论是白蕉海鲈还是其他鱼,它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所有的肉类加工产品,我们都可以用水产品重新做一次。”

诚汇丰:

通过深加工瞄准白蕉海鲈海外市场

除了对国内市场进行深度布局外,有龙头企业希望能通过深加工,将白蕉海鲈“送出国门”。

其中,诚丰集团旗下的珠海诚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诚汇丰),瞄准了白蕉海鲈深加工产品的海外市场。

“现在水产品出口方面,粗加工占到大部分市场,我们希望通过今年相关布局,将白蕉海鲈深加工并且实现出口。”在白蕉海鲈主题馆内,诚汇丰副总经理王江向调研组介绍道。

据了解,诚汇丰是珠海最早从事水产品出口的企业之一,产品主要集中在包括白蕉海鲈在内的粗加工产品。王江介绍,去年诚汇丰正式进驻斗门生态农业园,并投资建设诚丰优品产业园,该产业园一期生产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日处理鱼能力达到60吨左右,冷冻设备每天负荷量达40吨以上。

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诚汇丰不断转型升级,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养殖户-深加工-贸易-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模式,相关产品通过与B端合作、自有品牌等方式,在国内市场流通畅销。

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诚汇丰将目光瞄准了海外。根据王江介绍,诚汇丰获得了较多相关出口认证资质,诸如HACCP输美水产企业注册、FDA注册、BAP注册以及韩国认证等,这为白蕉海鲈的顺利出口奠定基础。

王江表示,按照公司未来规划,诸如鲈鱼饼、鲈鱼丸、酸菜鱼系列及烤鲈鱼系列等,是规划中的主要出口产品。不过他也坦言,包括预制菜在内的深加工产品,除了要获得鱼本身的出口认证外,包括产品的辅料和料包同样也需要进行出口认证,“例如酸菜鱼需要做认证的辅料就有5个,而烤鱼产品则多达6至7个,因此,要实现白蕉海鲈预制菜出口并不容易,现在我们除了自己在做这块认证外,同时也在让我们的供应商参与进来。” 

珠海市直播电商协会:

培养直播“新农人”,用镜头体现白蕉海鲈的“鲜美”

除了上游企业端在打造白蕉海鲈养殖产业集群,从而实现联农带农外,有机构也在下游为白蕉海鲈的销路出谋划策,其中这几年大热的直播带货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其中,珠海市直播电商协会就是协助打通白蕉海鲈全国销路的机构之一,该协会会长林杜斌向调研组介绍道,2020年前后斗门就有人对白蕉海鲈等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但业绩不太理想,“一年收益可能3000元不到”。

“那时候,我还在担任斗门直播电商协会会长时,就考虑通过策划及加大相关资源投入,对白蕉海鲈进行带货,那时候我们总共统筹了60多名主播,在2021年5月8日通过直播电商平台上卖白蕉海鲈,结果第一个月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0多万元,成绩非常理想。”

林杜斌告诉调研组,直播带货取得显著成绩,让许多白蕉海鲈养殖户看到了增收希望,他们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林杜斌坦言,根据他实际调研,由于切实带动了增收,新农人对直播带货这一形式普遍欢迎,“相比起衣服、零食等,白蕉海鲈直播带货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东西和技巧,只要保持本真,用画面告诉用户鱼新不新鲜就可以了”。 

促消费 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点评

通过对白蕉海鲈整条产业链的调研,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南分公司总经理戚马带体会颇深。他认为,白蕉海鲈作为珠海市优质的水产,不论是利用深加工预制菜方式,还是通过文化传播等,均有助于这个产品能顺利走向全国,从而实现产业振兴。

在产业振兴方面,戚马带在走访过程中,也介绍了国台酒业的情况。借助“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国台酒业将越来越多的农民纳入产业版图。“在河南和贵州均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截至2021年底,国台酒业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展至遵义、安顺、黔西南等8个市县,直接带动含7800户贫困户在内的4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户均增收7680元。”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见习记者 邱康正 实习生 李乐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