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且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3月13-15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走进汕尾,调研信利国际汕尾子公司、汕尾中荔、明阳新能源、国泰水产、陆丰博豪种养等,涉及显示产业、禽畜水产养殖、农产品种植以及风力发电等内容。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汕尾
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里,有着目前国内生产容量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海上风电叶片生产车间。
风机主机、风叶在生产完成后,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汕尾明阳”)将通过轮船运输到近海,在海上完成设备的组装和吊装。
明阳在汕尾加速推进
建设漂浮式风机项目
近日,“乡村振兴广东实践”调研团走访看到,已经制造完成的巨型海上风机一字排开,相隔不远处的厂房还在生产制造118米长的风叶,这是汕尾明阳位于汕尾的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
汕尾明阳综合管理部部长刘习告诉调研团,汕尾明阳还在汕尾加速推进建设漂浮式风机项目。目前的海上风力发电机通常安装在近海,同时还需要借助打桩固定住设备,而漂浮式风机最远可以安装在深远海,风机可以像一艘船一样漂浮在海面,同时,建造成本也会有所下降。漂浮式风机制造项目预计今年将开始开工建设。
明阳能源今年计划
在汕尾建设海洋牧场
除了风力发电外,汕尾明阳母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下称“明阳能源”)的主要产业还包含太阳能、输配电、空间电池芯片、氢能、二氧化碳捕捉、海洋牧场等。
刘习告诉调研团,我们现在还在发展海洋牧场,在海上的风机和风机之间放置大量的网箱来养殖水产,通过网箱把这部分空间利用起来,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空间。
据悉,明阳能源目前已经在阳江建设了海洋牧场,主要养殖金鲳鱼,汕尾计划将在今年开始建设海洋牧场。
而为了把海洋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许多村镇正在提倡在每个村或者每个镇配备一台风力发电机,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据悉,明阳能源也在筹划这样的项目,目前已经提交相关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勘测。汕尾明阳也将在农村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循环农业和电动汽车出行等低碳措施,探索乡村碳中和路径,到 2025 年初步建成一批碳中和乡镇试点,到 2030 年将汕尾红海湾打造成全国乡村碳中和标杆。
汕尾海域面积全省第一
要打造海洋能源全产业链
调研团了解到,除了汕尾明阳外,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引进的企业众多,装备制造项目达21个,覆盖长风管桩及导管架制造、海工光电缆制造、管桩和塔筒制造等,已经涵盖从整机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环节。
汕尾是广东省海洋大市,全市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海岸线长455.2公里,位居全省第二。根据汕尾市编制的《粤东(汕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规划方案(2021-2025年)》,汕尾将规划建成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同步推动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示范项目、海水制氢示范项目,最终建成海上漂浮式机组研发、海工装备制造、海工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及冷链加工于一体的海洋能源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点评
在调研交流过程中,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广东大客户部经理彭飞表示,来到汕尾的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参观、学习深感震撼。汕尾市风能资源优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收益,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国台酒业一直以来在仁怀产区以及与仁怀相邻的周边地区(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接近的地块),包括贵州省内遵义市桐梓县、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市凤冈县、遵义市绥阳县、安顺市、黔西南州安龙县等地建设高粱基地,专门种植红缨子糯高粱,也是不断地将当地的独特地理优越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致富于农。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黄驰波
摄影:谢桂城 谭辉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