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购药品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病”,背后原因多样。(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5457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一个抢购热潮的出现十分迅速。纳入统计的事件,达峰只在1-2天内完成,从一个较低的值迅速成倍增长,达到舆情的顶峰。
抢购潮中,微博信息“功不可没”。家用医疗器械、新冠特效药、退热镇痛类药物这三者微博信息占比达30%以上,其中新冠特效药信息微博占34.74%。
随着抢购事件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持厌恶情绪的占比也在逐渐上升。在奥司他韦抢购相关信息中,有7.22%的内容持厌恶情绪、4.91%的内容持愤怒情绪,恐惧和愤怒情绪背后,可能与“错失恐惧症”有关。
抢购如“潮水”,潮起潮落,瞬息变化。纳入统计的事件,抢购舆情从波峰滑落到波谷平均需5.6天,一种呈“倒V”字型,一种呈“波浪式”。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抢购”仿佛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不论是2023年2、3月甲流来袭时哄抢流感药物奥司他韦,还是2022年12月疫情政策调整伊始抢抗原、N95口罩、布洛芬、血氧仪、制氧机、新冠药,还是后来因为XBB毒株致使蒙脱石散、整肠生和诺氟沙星一夜脱销,人们的神经始终紧绷,生怕自己慢了一步,与这些热门药物擦肩而过。
与此同时,关于抢购的热搜更数不胜数。据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与疫情原因抢购药物、医疗器械相关的微博热搜条目超过300条,有网友评论“看多了已经不认识‘抢’这个字了”。
抢购药品之所以成为一种 “流行病”,背后原因多样。有的因需求井喷下出现供不应求,有的因未雨绸缪,“囤货”思想作祟,还有的因谣言肆虐,挑动人们紧绷的神经。但不论如何,归根结底还在于重大事件发生时人们对医药物资供给的不安全感。
在生活慢慢回归正常之时,更应当回顾过往,对镜自检。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公开数据、舆情监测平台、互联网平台指数工具等,参考定性比较方法,对一些“抢购潮”案例进行了分析(由于短视频内容与视频文字描述不完全对应,除说明外,统计中并未纳入视频部分)。
1
抢购“一触即发”
甲流来了,奥司他韦的热搜也来了。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以甲流、抢购、奥司他韦等关键词在各平台检索2023年2月13日-3月12日期间的相关信息,其中微信和微博信息占半数以上,且信息热度变化很大。例如微博最低时在2月19日仅有311条内容,但在2月27日迅速达到波峰30494条,相比前一日增长576%。
(冯庆超 / 图)
(冯庆超 / 图)
2月27日,共有13条微博热搜是关于甲流和奥司他韦,仅有四个字的热搜词——“奥司他韦”——更是名列当天热搜第一。同一时间,奥司他韦登上淘宝热搜第一位,搜索量在一周内暴涨1150%。多地药店和电商平台的奥司他韦出现不同程度断货情况。
观察甲流与奥司他韦的传播路径不难发现,2月部分地区学校传出因流感停课消息后,相关舆情开始抬升。第一个小波峰出现在2月23日——国家流感中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2023年第7周(2月13日至19日)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舆情迅速攀升发生在2月27日。当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北京市上周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2022年年底疫情政策调整之初。
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选取退热类药物(布洛芬、扑热息痛等)、普通抗病毒药物(感冒灵、连花清瘟等)、止泻药物(诺氟沙星、肠炎宁、蒙脱石散等)、家用医疗器械(血氧仪、制氧机、呼吸机等)、日常防疫物资(口罩、抗原、体温计等)、特效药(Paxlovid、莫诺拉韦、阿兹夫定等)、特殊血液制品(丙种球蛋白等)、食品(电解质水、黄桃罐头等)共8类作为研究对象,监测2022年12月7日-2023年1月20日期间各平台内容,共计35万余条。
(冯庆超 / 图)
数据显示,新冠抢购相关舆情(数据含媒体涉及新冠抢购的相关报道及网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开发言)的热度往往与疫情发展情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1月25日消息,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特效药、家用医疗器械、特殊血液制品等事件抢购的达峰均出现在12月22日之后。
而且往往一个抢购热潮的出现十分迅速,在上述8个事件中,每一个事件的达峰只在1-2天内完成,从一个较低的值迅速成倍增长,达到舆情的顶峰。
相比其它抢购潮舆情,2023跨年之际掀起的止泻药物抢购则略显滑稽。
2022年12月31日晚,一张“关于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大家要囤点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的朋友圈截图突然流传,一时间“蒙脱石散”“诺氟沙星是什么药”等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与2023年新年钟声一同敲响的就是抢药的号角。2023年1月1日,止泻药物抢购舆情达到一个高峰。短短一两天,全国各地药店中的腹泻药物纷纷售罄,1月2日京东平台蒙脱石散的预约量达到20万。
1月3日晚,据媒体报道,截图当事人回应称,已在派出所做笔录,民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数据显示,腹泻药物的舆情传播情况在1月4日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回落至之前水平。
2
控制感下降,负面情绪上升
与抢购热潮一同到来的还有人们的负面情绪。
在甲流、奥司他韦舆情当中,负面情感占比5.07%,远超正面情感0.98%。具体来看,在全部监测内容当中,最多的是恐惧情绪内容,有 66760条,占比41.61%,其次为悲伤情绪内容,有31404条,占比19.58%,有4.91%感到愤怒。
(冯庆超 / 图)
这一情况同样发生在之前监测的新冠疫情相关的8个事件中。数据显示,这8个事件中,负面情绪占比10%-30%。与抢购普通感冒药物、止泻药物有关的的负面情绪占比均超过30%,名列前两名。
(冯庆超 / 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抢购事件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持厌恶情绪的占比也在逐渐上升。在奥司他韦抢购相关内容中,有7.22%的内容持厌恶情绪、4.91%的内容持愤怒情绪。在所监测的社交媒体平台影响较大的前十项内容中,有两项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厌恶情绪。
这种负面情绪背后,可能与“错失恐惧症”有关。因为患得患失,人们产生持续性焦虑,总会感觉自己错失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心理学家Antonovsky认为,控制感下降的个体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而当人们的控制感缺失时,商品就成为外部资源,用于弥补人们缺失的控制感。同时,恐惧管理理论也认为,为了对抗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人们的防御机制包括文化世界观和自尊,这使得人们会愿意与群体保持一致,并在群体中被自己和他人认可。
在上述心理的影响下,多数人一旦感觉某些重要资源“可能会短缺”,就会产生抢购欲望,只有囤积到一定程度才能找回安全感。个体抢购行为继而在群体中产生扩大化效应,即便最初没有危机感的人也会被“感染”。特别是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更易滋生消极情感和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感染”。
3
两微仍是主战场,大城市更有话语权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情绪的最大出口。
在统计的8个新冠疫情相关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舆情信息占比达到30%以上。甲流、奥司他韦事件中,微信信息占比27.74%,微博信息占比23.82%,合计超过半数。
(冯庆超 / 图)
抢购潮中,微博信息“功不可没”。统计的新冠疫情相关的8个事件中,家用医疗器械、新冠特效药、退热镇痛类药物这三者,微博信息占比达30%以上,其中新冠特效药信息微博占34.74%。
从地区分布上看,以甲流抢购相关舆情事件为例,发布信息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山东、江苏三地,占比分别为27.12%、6.77%、5.61%。前五名都是东部沿海地区。
其他8种新冠疫情相关事件也展示出类似趋势。在内容发布地区的前十名当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一直为常客,西部地区的内容较少。
这一现象与我国网民地区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地区往往更能在社交媒体获得话语权,不论是在加剧抢购事件还是获得抢购信息等方面,都更有优势。这或许也说明了为何抢购潮大多往往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蔓延的。
同时,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常备物资供需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抢购潮的出现。正因如此,在一线大城市出现抢购潮时,不乏有人舍近求远,在互联网平台叫跑腿、定外卖等,从偏远地区抢购物资,再快递运回。
4
来得快,去得也快
抢购如“潮水”,潮起潮落,瞬息变化。纳入统计的事件,抢购舆情从波峰滑落到波谷平均需5.6天。
最常见的一种发展趋势呈明显的“倒V”字型,不仅“一触即发”,发生后迅速下落,不到3天就能完成一次从波峰到波谷。例如退热类药物和家用医疗器械这两个事件的曲线就十分相似,二者均在12月26日前后达到峰值。随后又在2023年1月初,受“第二波疫情”信息和XBB影响,出现短暂上升。
(冯庆超 / 图)
另一种情况是普通感冒药物、日常防疫物资等这种偏向于家庭的常备类物资,呈明显的“波浪式”,一个大的波峰之后,连续出现多个小波峰,然后逐渐下降。与退热药物以及血氧仪等医疗器械不同,感冒药、日常防疫物资呈刚性需求,前者在一次疫情后便较少使用,但后者却是需周期性复购的物资,且价格更低廉、更容易购买。
(冯庆超 / 图)
“来去匆匆”的还有价格。
目前学界对抢购潮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是:公众参与抢购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以流感病毒抑制药物奥司他韦为例,淘宝销量排名第一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10粒/盒)的价格从日常的68元上涨为120元。甲流测试剂等产品亦十分抢手,虽与新冠快测试剂的使用方法相似,但价格却相差甚远——新冠快测试剂的售价已低至2元-3元,但甲流快测试剂的售价普遍在30元至70元,相差10至35倍。
(冯庆超 / 图)
事实上,群体“抢购”也是一类典型的危机衍生事件,其会造成商品价格畸形上涨、社会购买秩序紊乱、危机恐慌加剧等。比如,2022年年底,一款原本售价不到100元的血氧仪暴涨到299元,还一度缺货。抢购潮水退去后,鱼跃医疗因为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被罚270万元。
5
为抢购“流行病”注射一剂“疫苗”
与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抢购药品这一“流行病”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流行时,美国就曾出现过药品抢购。
公众恐慌程度是影响整个突发抢购事件的关键变量。一项公开研究发现,影响公众恐慌程度的主要原因有3个、间接原因有7个,主要原因包括:信谣者数量、信任差距和谣言可信度;间接原因包括:谣言传播速度、信任目标、信息公开化程度、公众批判能力、大众传媒透明度、抢购行为、科学认知能力。
想要有效解决抢购潮引发的混乱,需要寻找化解和消除公众恐慌程度的方法。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建议如下:
一、针对抢购潮“一触即发”,反应时间很短的特点,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当对相关需求做好预测,事先做好相关物品的储备工作,尽可能维持供需平衡。
二、及时监测相关热点信息,不断、及时、透明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在多个抢购舆情当中,传播达峰与重要疫情政策发布重叠,建议官方信息逐步释放,有效引导民众,将舆情曲线放缓。
(冯庆超 / 图)
三、相关部门需甄别医用物资抢购的真实原因。如是必要物资应当采取进一步措施,保障供应;如是不必要的物资,需做好相关科普和引导。在发布药品推荐信息时,不宜推荐具体品牌的药物,排名靠前、具体品牌的药物更易受到抢购。
四、采用更有效手段,及时切断谣言传播。新冠疫情期间,社交平台流传的虚假信息曾多次造成恐慌和抢购。媒体需要灵活运用不同媒介,扮演好科学沟通角色。上述研究显示,微博微信不仅是舆情传播的主战场,亦是谣言的主战场,为更好触达民众,除应当让科学的声音在主要平台占据优势,也要通过多样方式发挥其他媒介优势。
五、面对社交媒体内容地域分布且以发达地区为主的特点,需要尤为关注发声能力较小、传播力较弱的小城市、县镇乡村的疫情物品的供需情况,以及这些地区民众对疫情发展态势了解情况、疫情相关药物、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
六、做好抢购潮“收尾”工作。在抢购不可避免时,往往事件平息后会出现大量过剩药物,例如XBB毒株并未出现大范围传播,被抢购的腹泻药物多数未被派上用场,抗原出现大量剩余等,建议相关部门及企业做好药品、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防止丢弃的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或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不论如何,只有愈加开放透明的信息、愈发有力地制止谣言传播,才能消除民众的不安全感,结束抢购恐慌,让真正有需求的人获得所需医药物资。科学传播更应当贯穿在日常,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健康素养,为“抢购”这一“流行病”注射一剂“疫苗”。
(文中图表数据来源:清博舆情、百度指数、微博指数、淘宝等;制图:冯庆超)
参考资料:
[1]毛湛文.定性比较分析(QCA)与新闻传播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 2016, 38(4): 6-25
[2]魏玖长,周磊,周鑫.公共危机状态下群体抢购行为的演化机理研究——基于日本核危机中我国食盐抢购事件的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4(06):478-486.
[3]卢巧旻,邵波.基于系统思考的突发公共抢购事件主体行为模式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0):149-152.
[4]王秀丽. 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
[5]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附录:抢购舆情监测方案设计
(冯庆超 / 图)
文|南方周末绿色研究中心研究员 宋炳晨
南方周末实习生 朱姿伊
责任编辑|曹海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