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听说过“乌贼骨”这味中药吗?虽然它的名字里带个“骨”字,但它却不是真的骨头,而是乌贼的内壳,又叫海螵蛸,别名还有乌贼鱼骨、墨鱼骨、乌鲗骨等。
本品为乌贼科海产软体动物乌贼及针乌贼、无针乌贼等多种乌贼的骨状内壳。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如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原动物肉食性,栖息于海底。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临床应用广泛。
典籍记载
1、《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2、《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3、《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4、《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5、《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6、《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7、《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8、《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功效作用
1、收敛止血
①用于崩漏出血属血虚不固者,可与黄芪、焦白术、山萸肉、炒白芍、五倍子、茜草炭、棕榈炭、煅龙骨、煅牡蛎同用,如固冲汤。②用于便血、痔疮出血,可单用本品煅研末,每次3克冲服,或配地榆炭、焦白术等同用。③用于肺结核吐血,可与白及、三七研末冲服。④用于创伤出血,可单用研粉外用。
2、固精止带
用于遗精早泄之症,可与其他益肾固精药配用;若治妇女赤白带下,可与白芷、血余炭共研末,每次6克冲服。
3、制酸止痛
用于胃炎、溃疡病胃酸过多者,可与浙贝母、白及研末冲服。
4、生肌祛湿
用于疮面多脓、皮肤湿疹、下肢溃疡等证。单用为末外用,或与煅石膏、煅龙骨、枯矾、白芷、红川、冰片共为细末,外敷或撒患处,如祛湿排脓散。
药膳推荐
1、乌贼骨炖猪皮
材料:猪肉皮60克、海螵蛸15克。
制法:将乌贼骨、猪皮洗净,猪皮切成小块,与乌贼骨同放碗内,加水,隔水用文火炖至猪皮熟透即可。
功效:乌贼骨炖猪皮健脾,固涩,止血,适用于身体虚弱及血热型崩漏。
2、乌贼骨炖鸡
材料:鸡肉90克、海螵蛸2克、盐1克味精1克。
制法:1.将鸡肉洗净,切块,乌贼骨打碎备用。
2.将鸡肉、乌贼骨同放瓷罐内,加水500毫升及精盐适量,上笼蒸熟,食时加味精。
功效:乌贼骨炖鸡益气温中,收涩止血。适用于脾虚型崩漏、下血色淡、面色萎黄等症。
注意事项
1、血病多热者忌用。
2、本品性微温,能伤阳助热,故阳虚多热者不宜服。
END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