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
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以下疑问你有吗:
偶尔失眠正常吗?
喝酒真的能助眠吗?
睡眠障碍是如何治疗的?
……
而这些问题
在我们的睡眠日专题直播中
都可以得到解答!
还未观看直播的伙伴们
小编带您一起
回顾这场精彩直播
↓↓↓
精彩直播回顾
3月21日,我院联合南方都市报、深圳市健康研究与数据管理中心举办了世界睡眠日探院直播,共计7万余名市民在线上参与互动。
本次活动包括专家科普睡眠知识、参观睡眠医学科、了解睡眠监测和康复治疗方法等环节,内容非常丰富,线上的小伙伴们直呼“新奇”“想尝试”。
直播回放哪里看?
简单三步即可~
▼
直播回放查看指南
01
微信搜索“健康宁心”视频号
02
进入直播回放页面
03
点击视频查看回放
本次活动通过主播与医师的互动,更加生动形象地让大家了解到常见的睡眠问题及治疗方法,“手把手”教大家察觉及识别睡眠问题,找到影响睡眠的根源,尽早获得良好睡眠。
更多疑问解答
除了精彩的直播回顾,小编当然不会忘记小伙伴们的疑问留言啦!本次推文整理了5个很多小伙伴好奇的问题,也请来了我们专业的医师来给大家一一解答,赶紧来看看!
01 入睡困难怎么办?
入睡困难可能是睡眠觉醒时相延迟综合征,导致晨醒困难,早上或上午思睡明显,晚上入睡难和早上觉醒均延迟。长时间无规律的睡眠,夜间熬夜且暴露在强光下,白天过度饮用咖啡等均可引起睡眠觉醒时相延迟。
大家可以通过转换昼夜节律、调整睡眠时间、保持正确睡眠卫生、寻求专业帮助入手,解决“入睡困难”的问题。
图源:pixabay
具体调整方法为:
①定时光照,建议上午9:00-10:00到室外及阳光下散步。
②定时适当运动,上午下午各运动(如跑步、瑜伽等)半小时以上。
③调整上床和起床时间,每2-5天做一次调整,直至获得期望的作息时间。
④养成早睡习惯,避免工作、聚会等到深夜,保持规律作息,有困意再上床。日间不补觉,午间小睡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睡前一小时放下手机,避免强光刺激。还可进行睡前放松训练,以提高睡眠质量。
⑤如因睡眠紊乱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建议前往睡眠医学专科门诊寻求帮助。
科普支持:深圳市康宁医院 主管护师 姚新平
02 睡觉经常做梦是代表睡眠质量不好吗?
不能说做梦了就表示没睡好,睡眠质量与做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图源:pixabay
每个人每年大概有600个小时在做梦,会体验到1500个左右的梦境。
同时,长期无梦睡眠不仅表示睡眠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患病的一种征兆。
科普支持:深圳市康宁医院 主任医师 冯飞
03 失眠可以吃褪黑素吗?
褪黑素的主要功能是诱导睡眠,主要适用于两类人群:
一类是跨国旅行或轮班工作需要调节昼夜节律、缓解时差反应的人。
另一种是内源性褪黑素分泌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睡眠周期的老年人。
图源:pixabay
短期补充小剂量褪黑素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入睡后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延长深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提高晨间警觉性。
但要注意,癫痫、凝血障碍、器官移植人群、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不建议服用褪黑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科普支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邵岩
04 鬼压床是睡眠问题吗?
“鬼压床”其实是“睡眠瘫痪症”,人们在快速眼动期醒来,人的大脑会逐渐清醒,但肌肉还处于麻痹、极低张力状态,来不及和大脑重新连接,则出现这种现象。
图源:pixabay
睡眠瘫痪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或者青年时期,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者将醒未醒过程中。
研究发现,睡姿不正确、睡前用脑过度、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等,都可能诱发睡眠瘫痪。
科普支持:深圳市康宁医院 护师 罗玉珍
05 睡得多是因为睡眠好吗?
过度嗜睡可能是发作性睡病,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通常在15-30岁之间起病,以日间不能克制的短暂睡眠发作为主要表现。
该病是一种生物学疾病,到一定年龄阶段才会发病,与人的生活、饮食关系不大。
图源:pixabay
还有问题没有解决的小伙伴
看过来!
当你关注着小编
小编当然也关注着你啦~
还有一些收集到的问题
我们会在后续推文当中
逐一给大家解答
敬请关注哦~
文章的末尾
小编也想在此呼吁:
关注睡眠问题!
重视睡眠健康!
科普支持:深圳市康宁医院 主任医师 周云飞
部分信息来源:“精神卫生686”微信公众号
采写编辑:健康教育科(宣传办)
投稿邮箱:jkjyk@skh.net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