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准备结婚了,
家住上海的马阿姨立下遗嘱
计划自己的一套房子给女儿继承,
目的是想确保这套房子
作为女儿的婚前财产,
以后只有她能继承。
根据中华遗嘱库的最新数据,
全国60岁以上人群中,
99.8%的老人在立遗嘱时
会选这条“防儿媳女婿”条款。
这个条款有法律效益吗?有用吗?
阿姨赶来立遗嘱
明确“房子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74岁的马阿姨今年2月份刚刚立好了遗嘱,在遗嘱里,她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给了女儿,并且明确表示“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就是我来立遗嘱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这套房子能作为女儿的婚前财产,并且以后也只能她一个人来继承。”她说。
原来,马阿姨从新闻里得知,即使女儿是自己的独生子女,也有可能没办法完全继承自己的房子——如果作为女儿的夫妻共有财产,以后女儿的婚姻出了问题,房子有可能被女婿分走一半。
去年,女儿和男朋友开始谈婚论嫁,马阿姨就咨询了立遗嘱的事情,进一步觉得立遗嘱的确有必要,于是预约了订立遗嘱,经过几个月的等待,终于立好遗嘱。
跟子女交易房产
比立遗嘱节省税费?
但……
最近,女儿觉得现在这套房子太老了想置换,得知如果这套房子是继承来的,以后在买卖的过程中要交高额的税。房产中介建议马阿姨现在就把房子卖给女儿,这样只要交1%的税,能省下一大笔钱。
但遗嘱库的工作人员田艳向她解释,交易房产确实能省下一些税费,但是买卖过户完成之后会有三大风险:
马阿姨丧失了支配财产的主动权,养老全都依赖女儿,自己的生活存在不确定性;
女儿如果要在房本上加配偶的名字,马阿姨没有决定权;
万一女儿先发生意外,她的配偶和父母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么马阿姨或许就要跟其他人再去分自己的房产。
经过一番考虑,马阿姨决定还是不把房子早早卖给女儿。
“我把房子留在自己手里,以后小夫妻想在房本上加名字、卖房子,我能帮女儿把把关;女儿不愿意的情况下,也能拿我当‘挡箭牌’,他们小两口的矛盾也少一些。”
99.8%的老人立遗嘱防儿媳女婿
3月21日,《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显示,60-70岁老年人成为订立遗嘱的“主力军”,选择遗嘱范本中的“防儿媳女婿条款”,即在遗嘱中规定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但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也规定,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通过在遗嘱中写明“继承人所继承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确能起到排除儿媳或女婿对遗产的共有的效果。
只有0.2%的老人没有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这个数字代表什么?0.2%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小,但相比以前已经提升了不少。资料数据显示,2019年时有99.92%的老年人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
没有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的原因,除却关系改善,还有限购。一些上海家庭由于限购,女婿买房时写岳父岳母的名字。这种情况下,岳父岳母来立遗嘱时就会选择把这套女婿出钱买的房子作为女儿女婿的夫妻共同财产,或直接选择继承人是女婿。
立遗嘱人平均年龄有所下降?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十年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年降至68.13岁。
许多人不再把立遗嘱看成是人生终点要做的事情,而是自己对人生进行定期思考和盘点的新起点。
从2017年开始,60岁以下立遗嘱的人数逐年上升,至2022年,60岁以下订立遗嘱的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数的比例为29.74%。
在中华遗嘱库“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之间,占比35.9%,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6.57%。
从数据上来看,中青年人的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比例占比最高,达到98.01%,其次为银行存款占比达35.65%,公司股权占比有着明显的升幅。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出目前财产呈现多样化,也反映出市民对财产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防止财产下落不明”是30岁以下立遗嘱人群主要考虑的风险;“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为30-39岁人群立遗嘱主要的考虑因素;对于50-59岁的遗嘱人而言,“子女的婚姻风险”则成为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80后”立遗嘱
财产分配前置化 避免产生纠纷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3009人。通过分析发现,“80后”订立遗嘱的人大部分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订立遗嘱更是希望“未雨绸缪”。
从数据上来看,“80后”遗嘱处理的财产以房产为主, 涉及房产的比例高达97.3%,其次为存款。调查发现,“80后”遗嘱中所涉房产,婚前购房和婚后购房比例各半,“80后”立遗嘱的出发点多是希望“保住房子”。此外,调查显示,“80后”遗嘱中有13.5%涉及公司股权,有14.2%的遗嘱涉及证券基金,这一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80后”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不但压力较大,而且身处各种家庭关系的中心,很多人因此会主动考虑尽早订立遗嘱,将财产分配前置化,避免日后产生家庭纠纷。
来源:综合自新闻晨报、广州日报
编辑:小麦
3月11日起至4月16日
诚邀您走读“英雄之城”
展现“红棉之心”
在网上一起弘英雄气、传英雄志
点击下方图片
5大赛事,4重惊喜
“英雄花开英雄城”
网上征集活动等你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