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孩子得鼻炎了!”
将小朋友带到门诊就医时,许多家长往往“久病成医”般直接下诊断。
经过仔细询问及检查,发现小朋友原来鼻塞,所以平时几乎不用鼻子呼吸而是张口呼吸;由于鼻腔不通气,习惯性用手挖鼻孔,还总流鼻涕;睡觉也打呼噜,甚至会出现憋气好几秒才呼气的现象。
但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只是鼻炎呢?
我院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刘天润指出,成人打鼾比较常见,小朋友打鼾不是正常现象。
小朋友感冒时,鼻子堵塞会导致打呼噜,这个不用太担心。但如果经常睡眠打呼噜、张口呼吸就要引起注意乃至警惕了,这是一种危险信号,极有可能是腺样体、扁桃体过于肥大,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小朋友变得“呆、小、丑”。
如果儿童出现鼻塞、打鼾等症状,需要考虑什么疾病呢?
首先要考虑的是腺样体肥大,这是一个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疾病,就医时往往被当做鼻炎来治疗。扁桃体肥大是第二个原因。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鼻腔异物、下巴后缩等颌面部畸形,都会引起上气道狭窄,从而导致儿童睡觉时打呼噜。另外过度肥胖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腺样体长在人体哪些部位呢?
人体内有三个扁桃体,其中两个位于口咽部,张口就可以看到,它们叫做腭扁桃体;还有一个叫咽扁桃体(即腺样体),位于鼻腔最后方,向下连接口咽部,左右毗邻双耳的咽鼓管咽口。
正常情况下,小朋友6岁时腺样体发育到最大,10岁开始萎缩,当然也有些小朋友13岁时腺样体仍未萎缩。成人通常没有腺样体肥大,部分成年人或有少许腺样体残留。
腺样体增生到一定程度会堵塞后鼻孔。也就是说,鼻腔这条通气道被堵塞了,小朋友只能用嘴巴呼吸。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表现呢?
出现鼻塞、张口呼吸、打鼾、流涕、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还容易引起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反复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因为腺样体肥大会造成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鼻腔鼻窦滋生细菌,诱发鼻窦炎。一直当感冒治,甚至反复使用抗生素仍不理想,这些都是儿童鼻窦炎长期不能治愈的重要原因。
发现小朋友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有些家长倾向于买“封口贴”封住孩子的嘴唇,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属于危险行为,可能加重孩子的呼吸不畅。由于睡眠缺氧、长时间浅睡眠,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小朋友可能生长发育迟缓、个头矮小。另外,脑部发育供氧不足也会影响智力发展。
长时间用嘴巴呼吸会导致鼻孔变大、嘴唇上翘、下颌后缩、牙列不齐、龅牙或者“地包天”,可能给小朋友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创伤。而早期腺扁切除利于改善颌面错牙畸形,术后,部分患者的牙颌畸形也可能有所逆转。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如果腺样体、扁桃体已经肥大到堵塞呼吸道,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或者反复鼻窦炎、中耳炎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吗?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目前已非常成熟。切除扁桃体、腺样体,非但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反而能有效减少中耳炎、鼻窦炎的概率,减轻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作频次,增加呼吸道通气量,增强免疫力,促进智力、生长发育。
如果小朋友睡觉总打呼噜,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睡得很香。记得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检查鼻腔、咽喉、下颌乃至神经肌肉功能有无异常,以免影响到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和颜值发挥哦~
本文指导专家
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
刘天润 主任
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
于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留学两年。获评为: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邓先生抗癌奖等。
擅长头颈肿瘤/甲状腺肿瘤的综合诊治、甲状腺腔镜外科手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等。发表论文5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Cancer Research、Head Neck、Oral On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一篇被国际ATA甲状腺指南引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等科研课题5项。Journal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等杂志编委。
现任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头颈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青委会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分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健促会头颈肿瘤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甲状腺专委会常委、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等。
门诊时间:
甲状腺外科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头颈肿瘤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三下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感谢睡眠医学科刘洁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源泉、唐小雨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图蜗创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