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是水利大市,也是千里西江入粤第一站。对于肇庆而言,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安全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近年来,肇庆市水利局实施“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水利事业各领域、全过程。肇庆市水利局通过提升服务能力,营造优质水利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肇庆水利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水环境,持续推进肇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执法服务双手齐抓,营造良好水利法治环境
肇庆市水利局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推动严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力肇庆营商环境建设。
执法方面,肇庆市水利局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大力推广运用非强制性手段,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亮证”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执法规范水平,落实各项水行政执法制度,打造公平公正的水利法治环境。
服务方面,肇庆已经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100%网办,对产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行市县两级标准化工作,推进政务服务无差别“市内通办”。
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肇庆已对52项水利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了标准化管理,各类事项在市、县、镇、村不同层级以及不同区域间能够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高,乡村振兴水利基础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2022年,肇庆全市完成水利投资30.26亿元,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肇庆段)、肇庆新区丰乐截洪渠综合整治工程(二期)先后完成投资。封开县南丰、江口防洪工程已于8月开工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
2022年,肇庆完成17宗小型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63座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二期)项目130宗,累计完成治理河道长1256公里,灾情明显减少。
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高。肇庆市建成防汛物资仓库近100座,各级储备7497万元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组建200人的水利系统专家库,落实抢险救援队伍216支。
此外,肇庆市水利局编制端州城区、高要城区、怀集城区、封开江口、南丰以及平凤蟠龙等6个重点易涝易灾地区应急处置专项预案,启动“肇庆市水利智慧防汛平台”建设,并成功纳入省试点,并将于今年汛期前投入使用。
肇庆市不断加强水文现代化建设,成立高要、四会、怀集、封开4个县级水文中心,开展高要水文站重建工程建设,对全市多个水文站开展修缮工作,推进水文服务向基层延伸。
农村地区集中供水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肇庆市完善32宗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新增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23.99万人,全市农村受益人口达276.64万人。全市6个水厂、供水站获评为省首批农村供水“粤美水站(厂)”。
打造水经济新业态,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眼下,全市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市民们能感受到的是,西江、星湖越来越清澈,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的绿色名片越来越亮。
去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肇庆大江大河水质量位列全国第22。
多年来,西江、北江、贺江等大江大河干流肇庆段水质优于Ⅱ类标准,西江肇庆段225公里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清澈的水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
当前,肇庆市1094条河流(段)、7座湖泊已全部建立河湖长制,1876名河长与6.61万余名护河志愿者共同参与河流治理工作,实现了河长领治、社会共治的治水格局。
治水之外,肇庆市水利局持续做好、做活“水文章”,把河湖优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水经济”,打造绿色新业态。
充分利用西江、贺江、绥江以及环星湖、砚阳湖等滨水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滨水旅游景区的建设,积极推动“水利+文体旅”融合发展进程,绘就了人与河湖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下来,肇庆市水利局将继续落实好“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持续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继续守好肇庆的绿水青山,为肇庆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记者】卢逸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