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长莺飞的春分,你可以试试这些养生食疗

南方+ 记者

“春分得意,农事繁忙”。春分,是第四个节气,这时气温逐渐回升,莺飞草长,各种暖春的气象,生机勃勃。

春分时节,人体激素水平处于相对高峰期,容易发生血压波动大、过敏性疾病等。春分过后,冷暖交替的季节气候相对潮湿。湿气会让人经常觉得困乏,加上春季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时脾虚湿盛的人群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大便黏腻不爽。据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郑水立介绍,春分养生,以平抑肝阳,健脾益气,育肾养阴为主,在此给大家推荐几款食疗方。

1.木棉花干四豆汤

材料:木棉花干5—6朵,荷包豆(肾豆)、眉豆、白扁豆、赤小豆各30克,蜜枣1颗。

做法:食材洗净下锅,加适量清水煮开,放入蜜枣,转小火续煮30分钟至成,可加入少许糖煮融化调味即可,去渣饮汤水。郑水立提醒,糖尿病患者食用可不放调味品。此汤也可加适量瘦肉或者猪骨一起煲,后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白扁豆和眉豆健脾祛湿效果好,豆子淀粉多,煲汤后口感粉面。

2. 五指毛桃土茯苓煲猪骨

食材:五指毛桃1捆,土茯苓250克,猪骨400克,荷包豆30克,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猪骨斩块洗净,飞水(或干炒至表皮变色)起锅备用。五指毛桃、荷包豆、土茯苓洗净下锅,加料酒、生姜,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续煮30分钟,至豆子软糯,后放入猪骨同煲45分钟,后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3. 四味祛湿瘦肉汤

材料:莲子30克,芡实20克,茯苓10克,干淮山50克,瘦肉250克,生姜三片,料酒15毫升。

做法:将洗干净的莲子、芡实、干淮山提前泡软,然后把食材放进锅中加水烧开,后转小火续煮30分钟,至食材软糯,后放入瘦肉大火煮熟为止。

功效:健脾祛湿、安神降燥。郑水立提醒,干淮山片比新鲜的山药祛湿效果要好,平时煲汤一般建议用晒干的淮山片。

4. 三花猪骨祛湿汤

材料:木棉花干4—5朵,槐花15克,鸡蛋花15克,茯苓20克,白扁豆20克,蜜枣1颗,猪骨500克,盐适量。

做法:猪胫骨斩块洗净,去血水后,放入冷水锅中汆烫,去掉血水和杂质后捞出备用。把木棉花、槐花和鸡蛋花泡洗几遍,所有食材放入汤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40分钟,煮得软烂,后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槐花、鸡蛋花和木棉花一样,都有祛湿的作用。

5. 猪横脷淮山芡实汤

材料: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陈皮1/6个,鸡内金5克,淮山30克,芡实15克,猪横脷1条,蜜枣2枚,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猪横脷洗净切片,先飞水,干淮山、芡实稍浸泡,上料加适量清水同煲1小时左右,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胃,消积滞。老少咸宜,尤其适用于小儿,可开胃助消化。

6. 乌杞猪肝汤

材料:制首乌10克,猪肝200克,枸杞5克,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猪肝洗净切块,先用油盐稍腌制,制首乌洗净,生姜切片。猪肝先在锅内略炒,与以上食材加入适量清水同煲30分钟到45分钟,以盐调味。

功效: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补而不滞,有助于改善睡眠,缓解视物疲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郑水立提醒,由于动物内脏含较多胆固醇、嘌呤,因此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胆石症人群慎食此汤。

【记者】林露

【通讯员】林颖

编辑 杨证民 张巧琦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