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 | 云安区委组织部:“书记家访”解难题 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云安发布
+订阅

3月14日,2023年云浮市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传达学习2023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书记卢荣春2022年对机关党建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批示精神,通报了2022年云浮市“三型”机关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其中,《云安区委组织部:“书记家访”解难题 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云安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构建“检察+N”多元化救助模式 实现司法救助效果最优化》获评县(市、区)直机关“十佳创新案例”。本期推出云安区委组织部的创新案例,供各单位学习交流借鉴。

案例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进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云安区开展党建攻坚项目“书记家访”活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机制和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家访”,深入把握区情镇情村情民情,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家访”过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研村情民意、发现解决问题、完善发展思路、提升工作实效的过程,示范以上率下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做法亮点

(一)聚焦向群众学习,坚持三级党组织书记联动,点对点听民声

2022年3月,云安区印发《开展党建攻坚项目“书记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计划利用2年的时间,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家访”,区委书记遍访全区11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镇党委书记遍访本镇内村(社区)“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遍访本镇内致富带头人、杰出乡贤代表,全部防贫减贫监测对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将遍访本村(社区)全部共产党员。同时,各级党组织书记还随机家访其他群众。云安区通过选派乡镇党委书记到珠三角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到市内外考察学习等形式,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的综合能力素质。为确保家访实效,各级党组织书记要遍访家访对象一次以上。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云安区明确要求,三级党组织书记要进村入户开展家访,与家访对象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也可以到该村农业产业基地、党建示范点、重点项目等一线现场开展活动,不能以集中召开座谈会、工作会等形式代替家访。通过三级党组织书记走出办公室,深入百姓家开展家访活动,让干部群众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敞开心扉交谈,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想法,从中汲取智慧,共谋发展思路。

▲区委书记梁玉莉到六都镇富强村温朝枢家中开展书记家访活动

(二)聚焦到一线调研,坚持进村入户访谈,面对面察民情

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在开展“书记家访”时,主要围绕基层党建、重大任务、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实事等中心工作,与家访对象面对面交流谈心。在谈话过程中,各级党组织书记做好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和维护稳定等政策的释疑解惑工作,推动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全面掌握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摸清社情民意;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与家访对象深入地交流发展思路,认真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建议,让三级党组织书记在家访过程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真实社情民意,最快压实责任发现解决问题,使“家访”过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研村情民意、发现解决问题和完善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

▲石城镇珠洞村党支部书记邱永桂开展书记家访活动

(三)聚焦为人民服务,坚持清单式台账管理,实打实解民忧

对于“书记家访”时收集到的问题建议,云安区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处理机制,明确三级党组织书记家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建议由专人负责登记管理,家访台账要按程序提交、反馈,明确办理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建立督办台账,对于本级可以解决的要加快办理,对于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及时反馈争取上级支持。家访人要及时向家访对象反馈办理结果,解决一件销号一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此外,云安区还由区委党建办牵头,联合各镇党建办,对全区所有书记家访发现的问题及办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及电话回访,保证“书记家访”的实效和时效。同时,把“书记家访”开展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具体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六都镇黄湾村第一书记玉镜明家访

取得成效

一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主动到党员、群众家中,与家访对象通过聊天方式了解生活情况、工作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工作的意见,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了区委、镇委书记与村“两委”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党员之间的距离。云安区开展“书记家访”以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普遍反映,现在书记到自己家来谈工作、谈问题、谈发展,大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干劲,党员群众自发自觉学习了解最新的政策要求,主动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新进步。

二是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通过三级党组织书记主动上门家访,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下移,在“书记家访”中收集到问题后,各级党组织书记迅速行动,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截至目前,三级党组织书记共开展“书记家访”3862次,收到各类问题建议3147条,已从区镇村三级层面推动解决问题2487个。例如六都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杜海翔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农村偏僻巷道坑洼不平、影响出行的问题,推动实施22条自然村的巷道硬底化项目,硬化面积达5208.5平方米,为8000人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富林镇河邦村及时修复灌溉水渠保障农田灌溉。富林、白石等镇对辖区内河道进行清淤专项整治行动,提升水域生态环境及河道防洪能力。石城镇大云雾山村通过多方联系收购渠道,有效破解了生姜喜获丰收却面临滞销的难题。

▲六都镇委副书记杜海翔家访

三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书记家访”活动通过到镇村一线去开展“深调研”,了解情况,掌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再共同研究确定稳步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例如,镇安镇通过“书记家访”活动,确定按照地域相近原则,在全镇组建了4个联盟,逐步打破行政村“各自为战”的边界感,引导各联盟内的行政村共办活动、共享资源,谋划了肉桂、麻竹笋、南药+金钱龟养殖、火龙果+咖啡等四大产业带,推动镇村经济发展壮大。开展“书记家访”活动以来,云安区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肉牛产业园、花卉苗木产业园、生猪省级产业园形成“三园鼎立”新格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凸显新成效,白石镇石底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东星村等11个村荣获省级专业村称号,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超过36%,全区96%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1%以上自然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夺得粤西片区第二名,荣获“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


来源:云安区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