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清华附中,广东实验中学首夺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男子组总冠军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音 | 遇到生活的“连败”,不妨学学郑钦文

打开

孙颖莎卫冕世乒赛女单冠军,赛后激动落泪

打开

力克清华附中,广东实验中学首夺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男子组总冠军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调研|跑好新能源电池赛道,江门胜算几何?

南方+ 记者 李霭莹 杨兴乐 等 2023-03-20 12:05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开栏的话:

中国侨都马蹄疾,工业之城再出发。

珠江西岸,西江之畔,奋楫者进。坚持制造业当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江门这座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奋力争当全省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设“小李当家”系列报道栏目,由南方名记者李霭莹工作室领衔,深入走访调研江门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读懂江门制造业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敬请垂注。


这个春天,万众瞩目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即将迎来投产之日。依托新能源汽车与日俱增的销量和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发展迅猛。

去年,江门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229.56亿元,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3.6%。今年开年,产业链继续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重点打造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

所有人都在期待:江门这个制造业大市要跑好新能源电池赛道,“电量”几何,胜算几何?南方日报江门新闻部兵分四路,采访工作专班、走访龙头企业、对话业内专家,探寻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在江门的成长历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我们发现,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经初步成型,一批涵盖产业电池制造、电池生产装备、电池回收等上中下游全流程的骨干企业成长起来,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产业闭环。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自身实际来看,隔膜、新型储能、智能装备等企业成为当下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招商的新目标。

提速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个更令人期待的答案越来越近了。

星星之火

关于电池生产,江门并不陌生。

20世纪,江门曾经是全国电池生产重镇,素有“电池王国”美誉。1989年,江门电池厂777牌碱锰电池获得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同年,江门三捷电池实业有限公司的高容量快充镍镉电池风靡全国;1994年,江门电池厂的干电池产量高居全国第二……一项项殊荣,见证着江门电池产业辉煌的过去,也为江门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世纪,传统镍锌电池产业竞争日渐激烈,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了江门企业的新目标。

2006 年,江门市力源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是江门第一家集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专业厂家。同年,在深圳从事离子电池研发的傅舒顺加入了力源。他回忆:“当时我们的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工人都要从零开始培训。虽然江门本地有一批优秀的电池生产管理人才,但新能源电池的配套设施和研发基础还很薄弱。”

科恒的技术工人在操作台管理生产流程。受访者供图科恒的技术工人在操作台管理生产流程。受访者供图

“进入新能源领域,对我们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江回忆,公司最早以稀土发光材料研发起家,2012年上市后,决定开拓企业发展新赛道,把目光聚焦到了新能源产业上。“发光材料生产工艺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有相似之处,于是我们就开始尝试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发。”早期电池产业培养的本地生产和管理人才,也被吸纳到了科恒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制造、管理等环节中,成为企业开拓新能源产业蓝海的中流砥柱。

时过境迁,科恒已经成为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和稀土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今身为力源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傅舒顺也明显感受到,江门新能源产业链正在逐渐完善:“我们基本能在本地采购到所有原材料,省下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成本。”

一批像力源、科恒这样敢于“试水”的企业,在这盘“先手棋”中尝到了甜头,也犹如一簇簇火苗,燃起了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澎湃动力。

纵向从时间维度看,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芯制造与PACK成组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环节。横向从空间布局看,力源、科恒、芳源、优美科长信、道氏技术等一批核心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在江海、新会等地的沿江地带分布,集聚发展初具雏形。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然而此时,产业链上大多数企业仍集中在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等上游材料制造环节,在动力电池生产、电芯制作及组装、回收利用等方面稍显薄弱。

一个强大的“链主”企业成为产业链的共同期待。

月亮来了

星星终于盼来了月亮。

2022年1月26日,一个值得记入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发展史册的日子。江门市人民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200亿元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正式落地。

新会区委常委、副区长钟文明对招商的经历印象深刻。“前一晚我们刚结束了在深圳的招商大会,就马不停蹄赶到宝安机场坐飞机。”2021年10月22日,江门市领导率新会区和市府办、市商务局等部门组成的招商考察小组,赶到中创新航总部所在地江苏常州,向对方推介江门投资环境,并邀请对方前来江门新会考察。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奔赴。当年,江门启动实施“链长制”,重点发展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当时市工信局专门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摸底调研,整理了一份招商目标企业清单,瞄准动力电池各个头部企业展开了深入的可行性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江门的实际情况,中创新航成为了江门招商的首选。

机缘巧合下,江门找到了一个关键的“中间人”——后来被江门评为“年度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单位”的任君资本。公司的总经理、执行董事梁海舟是江门新会人,带着家乡情结,他帮助招商团队对接上了中创新航。于是有了连夜飞往常州的故事。

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即将迎来投产之日。 受访者供图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即将迎来投产之日。 受访者供图

这次拜访行动一个月后,中创新航在派出了高管到江门实地考察,之后双方保持紧密联系互动。2022年1月7日,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来到江门实地考察。她站在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选址地块边上,果断拍板决定:“不用看别的选址地块了,中创新航就在这里布局新基地。”

钟文明分析,江门是传统工业城市,产业工人供给充足、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深厚,加上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产品运往中创新航几大主要客户都很便利。“当时凤山湖园区连片土地已经完成了七通一平,加上山地平整出来的园区打桩成本较低,他们来了就可以马上建厂房。”

事实证明,中创新航选择落户江门是正确的。在落地及建设过程中,项目多次刷新审批及建设记录,其中自1月26日签约至3月18日动工,仅用时50天;M1主厂房从动工至封顶仅用时88天,创造全国八大生产基地封顶最快速度;M2厂房从动工至封顶仅用时78天……一年后,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厂区拔地而起,即将正式投产。

“我们见证了‘江门速度’,也刷新了我们中创新航的速度,这让我非常感动!”在去年的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上,刘静瑜上台发表专题演讲时,动情地说:“现在我也是新江门人了。”

龙头企业的落地,让江门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站在了聚光灯下。此后,每每有新招引企业落地、有园区建设新进展,都更加牵动人心。

千亿之愿

天赐和科达利是在同一天、第一次来到江门考察的。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兼人事行政总监陈小波、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韩恒都能清晰记起日期:2022年4月14日。发出邀请的是他们共同的客户中创新航。

科达利——中创新航、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新能源电池、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的上游供应商。陈小波对园区的初印象是:“环境很好、规划很好、政府服务也很好。”考察结束的4个月后,科达利在中创新航隔壁,打下了第一根桩。

天赐——看中了凤山湖园区60公里车程外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在考察后两天就签下了合同。等项目投产,20万吨电解液将从这里运往中创新航,以及位于广州、佛山、肇庆的客户。江门市政府务实高效的作风让韩恒印象深刻:“一对一服务、全速推进度,让我感受到了广东人的务实。”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在中创新航的带动下,天赐、科达利、精测电子、海目星等上下游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和增资扩产,合计投资额超150亿元,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

树立一个更远大的愿望,时机已经成熟。今年,江门提出新会智造产业园先行启动区要加快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新会投入超25亿元用于凤山湖园区开发建设,并统筹约3000亩土地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江门希望通过5至8年,把这里打造成为千亿产业园区。

“筑巢”“引凤”一起抓的思路没有变:

左手,江门把企业工厂“引进来”和产品“走出去”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新会智造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加快建设集中建设模块化定制化厂房、商住配套、人才公寓、共享食堂等,搭建5.0产业新空间,让企业和员工“拎包入驻”。南新高速、国道G240、省道S532等交通要道建设提速,3万至5万吨级别锂电池产品进出口码头正在选址规划,更多“江门制造”的新能源电池将从这里走向全球。

右手,江门对大型产业集聚区进行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着力引进一批“总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副局长陈晟昊介绍,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与大泽园区,将发挥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的“链主”作用,招引一批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相关配套项目。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则用好芳源、天赐、福斯特、道氏等龙头企业资源,培育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

一片配套完善、分工明晰、企业林立的产业园区将在这里诞生,承载起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千亿之愿。

造车之梦

在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一块块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正在合成多层板。产品下生产线后,经过质检与包装,将发往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

世运电路的新能源汽车电路板产值占企业汽车板块业务接近一半。  南方+ 杨兴乐 拍摄世运电路的新能源汽车电路板产值占企业汽车板块业务接近一半。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落户在江门鹤山的世运电路是全球汽车用PCB(印制电路板)重要供应商。2009年,世运电路就开始布局汽车制造板块,2013年开始往新能源车方向发展,目前企业新能源汽车电路板产值占企业汽车板块业务接近一半。

春江水暖鸭先知。江门现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0多家,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提前“嗅”到新能源汽车的商机,加快转型提前布局。例如,全球最大半挂车车桥制造商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在4年前开始研发新能源商用车汽车底盘零部件,成功申请双电机驱动车桥专利。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开辟新能源汽车业务,专门成立金桥轻合金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其铝合金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轻量化选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富华重工有能力造出任意一款电桥!”富华重工销售副总经理、博士张航口中的“电桥”,指的是电机驱动车桥,是所有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华重工大量先进的机器手臂、自动化设备加入现场生产。  南方+ 杨兴乐 拍摄富华重工大量先进的机器手臂、自动化设备加入现场生产。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之所以有如此底气,是因为早在新能源商用车还是概念之时,富华重工就与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品牌对接,不计成本地将大量人力与设备,投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研发项目。富华重工抢先落下这一子,换来的是如今新能源商用车量产时代,企业依然走在了细分领域里的前沿。

汽车零部件生产,一直是江门企业的强项。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上,江门能否在整车制造上再下一城?

金桥轻合金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利用新能源汽车模型展示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南方+ 杨兴乐 拍摄金桥轻合金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利用新能源汽车模型展示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金桥轻合金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建宏有一个梦想:“我十分期待有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落户江门,能带动产业链企业迅速发展,打造江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他分析,优越的区位和土地资源将是江门引进整车制造项目的最大优势。

企业所想的,也是江门正在做的。这几年,江门抢抓“双碳”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制造项目,力争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企业。在大型产业集聚区东部组团起步区,江门“画了一个圈”,规划建设800公顷的新能源汽车双碳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在台山工业新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思路,产业集聚效应尽快见效。

在这场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城市之争”中,江门能否出奇制胜、弯道超车?以梦为马,我们拭目以待。

【策划】朱伟良

【统筹】潘晓晨 李霭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李霭莹 张泳渝 申红洲 黄绍侦

【通讯员】钟伟坚 林力

【制图】区瑞香

◎延伸阅读

对标|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江门可以学什么

观点|突围关键:深江合作补科研短板,锻产业长板

手记|江门招商人的世界里,每一秒都珍贵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梁洁
457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粤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订阅
推荐
视评
+音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GDToday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