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房窗口,时有市民问起:“附子与白附子是同一种药吗?”“白附子和姜半夏是十八反吗?”
附子与白附子是两味不同的中药,相近的中药名称在临床使用及中药处方审核、调配过程中容易造成混淆,不但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有贻误病情的可能。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张艳主管中药师为您细细道来附子与白附子的区别。
附子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产于四川的栽培品母根名川乌,附生于母根边的子根名附子。附子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主要有效成分为乌头碱、中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有毒性,具有明显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衰老的作用。临床应用附子常采用药物配伍、炮制、煎煮等手段来减轻毒性,按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盐附子、黑顺片(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注意在煎煮中药时,附子的炮制品需要先煎。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不当可引起中毒。
需要注意中成药如尪痹片、参附注射液、心宝丸、小儿肺咳颗粒中含有附子成分,在用药期间,勿与含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同服。
白附子
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又称“禹白附”。白附子性温,味辛,有毒,归胃、肝经,有祛风痰、逐寒湿、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炮制后内服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喁斜、痰厥头痛、破伤风等症;生品外用治疗瘰疠痰核、毒蛇咬伤等症。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不宜用,生品内服宜慎。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附子及其制品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肿瘤的作用。白附子有毒性,临床通常使用炮制品——制白附子。炮制主要是为了祛除白附子的麻辣刺激性,并保留药效。在煎煮中药时,制白附子需要先煎。
附子与白附子两者虽然名字上只一字之差,但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用药注意事项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味中药,在治疗及调配时不可混淆或互相替代。附子与白附子有毒性,患者应在中医师和中药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以免用药不当引起其他不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