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
典型行业铊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01
主要完成单位
广州大学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02
主要完成人
陈永亨 李伙生 王春霖
肖唐付 齐剑英 张永波
龙建友 张鸿郭 刘 娟
王 津 张高生 李祥平
邓红梅 吴颖娟 罗定贵
03
项目简介
铊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生物蓄积性。广东省涉铊企业100余家,韶关市历史上出现过铊污染企业52家,截至2016年3月,已关闭企业2家,停产企业25家,仍在产企业25家。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北江流域,这些涉铊企业的废水排放对北江流域的水环境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2016年之前,我国对铊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不足,也缺少对铊的环保管控标准立项。因此,我省的铊环境污染严峻,亟待研发高效的铊污染控制技术及制订相关的铊管控环保标准。广州大学陈永亨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计划及企业横向项目的资助下,研发出“铁铊共催化高级氧化联合硫碱破络”技术应用于含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并探索出基于铊-卤素络合原理从高铊烟尘与炉渣中回收铊资源的工艺技术。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得到时任省委领导批示和采纳,从而制定了广东省地方工业废水铊排放标准,并予以颁布和实施,保证环境管理部门的正常监督和管控有了政策依据。研究成果分别在韶关冶炼厂和韶关仁化兴达有色冶化有限公司进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04
项目创新点
冶炼行业领域率先将工艺环节中铊的化学形态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废水的铊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沉淀废渣与电尘分段提取铊回收技术中,成功实现了工艺过程中铊污染控制和铊资源回收利用。
利用活化改性处理硫酸生产废渣(主要组分:Fe2O3+Fe3O4),实现了催化氧化芬顿效应和表面络合与共沉淀絮凝作用。
发现和揭示了氧化剂投加量、Fe2++剂量和混凝pH之间三角制约关系,由此精确调控铁铊共催化氧化反应的最佳缓冲区间。
运用“铁铊共催化高级氧化联合硫碱破络共沉”技术,解决了不同含铊工业废水(>100μg/L到几个mg/L)处理技术和工艺。
05
推广应用
技术成果得到了韶关冶炼厂的应用及肯定,并纳入韶关冶炼厂革新技术储备和新厂工艺流程中。解决了高铊废水中铊的有效去除,有效实现废水循环回用工艺,避免了二次污染,降低了工艺成本,实现以废治废的目标。
工业废水深度除铊示范工程装置
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业务联系方式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技术部
联系人:张兆威
电 话:020-83525104
邮 箱:gdhjxh@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