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丹霞街道: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韶关先锋
+订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建设是构建基层善治格局的关键,近年来,仁化县丹霞街道全面落实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筑牢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全力打造旗帜鲜明、组织有力、运行有序的组织体系。

老城社区党委与结对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项目。

抓好党建引领“支撑点”,全面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充实工作力量,选派“大工委”兼职委员11名、“大党委”兼职委员32名,2022年共召开联席会议12次,常态化听取社区党委和各兼职委员工作情况,研究审议城市基层党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有效推动了无物业小区整治、疫情防控以及网格党员包楼栋参与网格治理试点等工作。例如,在新城社区老公安局小区开展“红色物业”建设试点工作,将基层党建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结合开展“主题党日+服务”“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定期联系住户,主动参与到小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反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民服务解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在高坪社区探索并实践“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模式,试点推行“积分制”,实行积分登记、公示、兑换,以“表现换积分,积分兑礼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实践,全面激发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年终开展年度社区“大党委”成员履职述职评议,各兼职委员报告年度履职情况,邀请党员、居民代表对“大党委”成员单位和共建项目分别进行评议,评出“好”等次的成员单位17个、共建项目40项,总体满意率(较好以上)达到95%以上,并遴选优秀项目参与县级“报到之星”评选。

高坪社区党委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小蜜蜂”宣讲活动。

找准党群融合“切入点”,切实发挥“双报到”平台作用。依托“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街社呼叫、部门销号”平台机制,全面推动各机关事业网格单位资源和工作力量下沉,推动服务群众和社区治理效能“双提升”。全面摸排梳理社区、网格及“大党委”成员单位情况,用好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进一步整合政策和资金、项目等资源,设置并完成以民生微小实事为主的结对共建项目130余项,进一步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通过“吹哨报到”平台,动员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区治理、济困助老等工作。2022年发布在职党员报到活动1407次,报到志愿者33294人次,单位平均服务时长达55.4小时,在全市排名靠前。“龙舟水”期间,通过“街社呼叫、部门销号”,迅速组织12个挂点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到各村(社区),开展好群众安全转移、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大消杀、灾后家园重建和复工复产工作,转移群众400余人,清理卫生死角2余处、清理废弃物1.24吨,党群齐心干群合力,共建温馨家园。

党员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立足精准服务“关键点”,加快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充分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闲置物业等,统筹市县资金提升改造新城、高坪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对老公安局宿舍党群服务室等红色阵地进行打造,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破解社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选取高坪、老城2个社区以“一分为二”的原则,大力推动社区优化调整工作。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务工作,建立以“两委”为核心,多方参与的社区议事协商平台,2022年以来,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26次,参与议事834人次;通过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事项27项,切实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

来源:仁化县丹霞街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