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幕能来点新的印度电影吗?

南都全娱乐
+订阅

又有印度电影宣布定档!

在《印式英语》之后,《方寸之爱》和《印度制造》两部印度电影分别定档于内地的3月25日和31日。

好消息对吧!

然而,别高兴太早。跟《印式英语》上映于2012年类似,《方寸之爱》和《印度制造》全是老片,早在2018年在印度就上映过了。

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则是2019年的电影,更离谱的是《误杀瞒天记》是2015年的电影,当时国内改编的《误杀》都已经出到第二部了,而这部原装正版的印度神片却姗姗来迟。

这不免让人感慨,时差未免太大了吧。按照这个节奏,2022年在印度上映的《误杀瞒天记2》,难道得2027年才能在国内上映?

《误杀瞒天记2》已在2022年12月上线流媒体

为何如此,这里需要科普一下引进片分两种:分账片和批片(买断片)。

像《阿凡达2》《蚁人2》这一类几乎跟北美同步上映的电影,无疑是分账片,中方和美方都需要从中获利。赚得越多,双方分的就越多,反之亦然。

但批片不同,它虽然和分账片都是引进片的一种,但在钱的算法上,却大不一样。简而言之,批片就是一锤子买卖,国内片商从海外买回来版权,赚多少亏多少都是自己的,不参与到分账。

《今日影评》节目截图

批片不像分账片,它的上映时间一般来说会慢个一年半载,等这部电影在自己市场赚得差不多,低价甩卖时,国内的民营电影公司才通过海外电影市场、专业第三方版权代理公司、直接洽谈等形式买入。

正因为慢个一年半载,网上的资源基本已经随处可见。批片在赚钱的能力上,跟分账片差距还是非常大,基本只能小赚。但是也有以小博大的例外。2005年一部法国纪录片 《帝企鹅日记》,该片最终拿下近千万票房,年恩长影以百万元人民币的成本赚了一笔。

而到了2010年,一部叫《敢死队》的电影创造了2.15亿人民币票房,成为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批片,据业内人士透露该片的买断价格是50万美元。

《敢死队》的票房奇迹,也让越来越多民营公司参与到批片的购买浪潮中(当然,批片卖给中国人价格也越来越贵)。其中有大赚的,比如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至今还是日本动画电影在国内的第一名(5.76亿)。

不同国别的批片,印度电影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虽然是邻国,但很长时间,国人对印度电影都不算熟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因为奥斯卡的光芒,被国人熟知,很多人因此进入了印度电影的大门。不过本片的导演丹尼·博伊尔(代表作《猜火车》)是个英国人。

真正让国人在片单里安排进印度电影的,全源于这部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讲述印度教育弊病的喜剧。

该片首先是在2010年的网上大火,隔年引进了我国。

根据灯塔的数据,当年本片获得了1400多万的票房。票房不算高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已在网上看过。印度电影的票房价值尚未挖掘,但有人渐渐意识到印度电影的口碑潜力。

因为《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走红,国人认识了主角阿米尔·汗。这位印度国宝级演员,未来将会是印度电影在中国大卖的关键人物。2015年,《我的个神啊》在内地上映,票房1.18亿,比几年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进步了不少。

其中的原因除了中国电影市场消费力增强,其次是《我的个神啊》中印两国上映时间差距只有半年不到。

真正让业界看到印度电影票房威力的电影,还得数2017年引进的《摔跤吧!爸爸》它真正做到了让整个业界震惊。

没想到吧,这部电影是中国批片里票房最高的。2017年上映时,没有人看好这部电影,电影院排片也没给多少。

但神奇的是,它打破了所有的市场规则。其他的电影是票房逐日减少,但《摔跤吧!爸爸》是一路走高。电影上映第二个周末,票房却翻了三倍,最终获得了13亿人民币的票房,片商直接赚翻。

冯小刚当年点赞叫好的微博

想必很多人还记得当初看这部电影的感动,朴素的情感,直抒胸臆的主题,却如同催泪剂般让我们有所共鸣地泪流满面。

随后的《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都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而这些电影共同点是在于,他们探讨的如教育、性别、阶级等问题,全是中国人感兴趣且本国电影人不好放开触碰的话题。换句话说,这些能卖钱的印度电影其实是在回应中国人的需求。

这两年引进的印度电影,大概率是疫情前就买好的,但是碰上疫情和某些原因,迟迟没能上映。如今依序上映,多少有点清库存的意思。

时效性缺乏,排片不足,也没有多少前期宣传,在当时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当然沦为炮灰。目前《印式英语》只有100多万的票房,当年印度电影的票房奇迹,现在好像越来越难重现。

宣发不足、同期影片强势、影片质量平庸还有题材的司空见惯,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阿米尔·汗当主角,还需要我们的片方和电影局能够敢于引进不一样的印度电影。印度电影其实已经在内容层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比如2020年印度有部大卖的影片叫《真雄起》,在全球11个国家同步上映,而它的破格之处在于,该片是部同性恋电影。

我们看看近10年,印度电影的工业水平已经日渐发达。根据北美票房市场权威网站 BoxOfficeMojo官方数据,2016年的北美市场在票房超过100万美元的46部外语片里,印度电影就占到29部。在 TOP10的榜单上,印度电影更一举占据了6席,第一名就是阿米尔·汗的 《摔跤吧! 爸爸》。

近几年印度电影还开拓了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等新兴市场,约占其海外票房收入的20%。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个数据会继续增长下去。

数据引用至王泽媛《近十年来印度电影产业发展观察及启示》

论艺术性,印度电影暂时还比不上中国。但就传播能力来说,印度电影的文化输出则是超越我们。

中印作为两个电影大国,有太多互相值得学习的地方了。当我们在观看印度电影时,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两国都能有价值观共振的电影,为何不能由我们中国人拍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胸怀。

撰文:阿米尔好多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