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新街市”,是怎样的街市?

南方+ 记者

环城市场用多元化的服务打造便民服务圈,竹苑市场给你带去“买菜犹如在逛展”的新鲜体验,沙朗中心市场在“华丽转身”间开出了文明之花……

2022年,根据省政府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关于“完成55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中山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实际情况,中山公用市场公司启动7家市场的升级改造工程。其中沙朗中心市场、神湾市场、东庙市场、沙溪中心市场、南朗市场5家“香山新街市”市场也在改造行列,工程改造部分总投资金额约2000万元,改造面积超16000平方米。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打造,中山公用市场公司“香山新街市”建设成效显著,“香山新街市”品牌魅力凸显,正发挥着多重价值。

经过工程改造的“香山新街市”,在各个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

“生活所需”变为“生活享受”,街市蝶变

2022年1月12日,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明确将“打造30家富有本地特色的‘香山新街市’”列入2022年重点工作。中山公用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公用市场公司”)属下环城市场、沙朗中心市场、沙溪中心市场等15家农贸市场进入“香山新街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荐市场名单中,占比近二分之一。为全力打造“香山新街市”,中山公用市场公司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迅速成立打造“香山新街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下设专项工作组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按照《中山市打造“香山新街市”工作方案》“五个一”目标要求,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按“一场一策”的原则,既施展“大刀阔斧”,又下足“绣花功夫”。

由于各市场的情况不一,主要以一场一策的方式对市场进行整体或局部微改造,同时为了扩大“香山新街市”的影响力,统一制作了“香山新街市”门头招牌。经过工程改造的“香山新街市”,在排水、照明、地面设计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整体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明显,同时也带来出租率的明显提升。东庙市场和神湾市场出租率较改造前提高10%—15%,沙朗中心市场和沙溪中心市场目前出租率在90%以上。

南朗市场主要以改造水产档位和“特色海味干货街”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特色海味干货街”里,除了原商户回迁经营,还吸引了数十个新的商家承租,目前出租率约80%,此外还有近百个商家在市场经营水产。对于中山海鲜爱好者来说,南朗市场绝对能称得上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海鲜爱好者来说,南朗市场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需要花大力气的改造工程外,在“香山新街市”市场的建设中,还充分运用多种“巧思”,致力于为市民打造“文明范”更足、“香山文化风”更盛的社交圈。竹苑市场新增了“石岐话文化墙”“中山美食推介墙”、阅读区和书法区,各类新奇好玩的活动内容吸引了消费者驻足,也吸引了书法爱好者常年在菜市场挥毫泼墨;黄圃市场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黄圃腊味制作过程和麒麟舞,形象直观的方式使得香山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市场的实用性和文化性“双重特性”更加鲜明。

“香山新街市”致力于为市民打造“文明范”更足、“香山文化风”更盛的社交圈。

通过“香山新街市”建设,菜市场不仅有“颜”有“料”更有“品”,它不再是仅满足日常生活食材采购的地方,人们在逛菜市场的时候,也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文化上的熏陶。

“香山新街市”的文化一角。

“柴米油盐”混搭“便民服务”,群众叫好

在规划下属市场的“香山新街市”建设项目时,中山公用市场公司充分考虑商户、市民的需要,因地制宜,在细节处把握,根据“五个一”目标要求,设立便民服务专区,使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具有“一站式”特点的生活服务圈。目前,中山公用市场公司“香山新街市”里的便民店超80间,涵盖车衣、理发、配钥匙、家电维修、种子等近十种不同类型的行业。

环城市场正门口往前走数十米,左手边便是在原有成衣区基础上打造的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区。现已引入钟表维修、裁衣、开锁、补鞋等7家手工艺商户入驻,形成了一条特色手工业街。放眼望去,标配的一张长板凳、一台修鞋机、一台缝纫机格外醒目,一间间十来平方米的格子铺成了这群修鞋匠、修表匠、缝纫补衣匠的安身立命之所。二十多年前,来自梅州的张先生辞去了在厂里的工作,凭借着一门修补手艺,在环城市场干起了修补生意。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市场里其他几位做这种便民生意的,也大多干了二三十年。张先生说,在市场有间铺位,就像是在异乡有了个“家”,一天十几二十单生意,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总归是方便大众,自己也图个安逸,最重要的是,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还是有不少的人需要“缝缝补补又三年”。因为这份双向的需要,他还会将这种便民服务干下去。除了特色手工业,环城市场“香山新街市”便民服务区还设置了文创区、母婴室、休闲阅读室供市民作休闲、娱乐、应急等使用。

在沙朗中心市场,一家“小小种子店”的便民种子已然生根发芽。据种子店的老板娘杨女士回忆,在沙朗中心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她的丈夫方先生便在市场正门口旁边的位置租下一间铺位经营种子生意。多年来,夫妻俩也在经营过程中见证着西区种植业的变化。杨女士说,以前可以种植的土地多,愿意种东西的人也多,现在两者都比较少了。但是他们还是很珍惜在市场做生意的机会。近年来,沙朗中心市场整体分期实施升级改造工程,改造后人流量明显提升,出租率也由改造前的78%提升至90%。即便如此,在经营规划中,市场仍然保留了种子、家电维修、电动车维修、补鞋等“小众”行业,规划时“多想一点”,目的就是急市民群众之所急,让有需要的人“少跑一点”。

线上线下布局多维业态,市场变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农贸市场始终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近三年来,受疫情的影响,农贸市场的实体生意并不好做,人流量越来越少。因此,在“香山新街市”的建设中,必须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出租率和进场人流量,如何盘活农贸市场的问题。

春节期间,“香山新街市”气氛浓郁。

为了鼓励品牌经营者入驻,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打造特色品牌农贸市场,中山公用市场公司制定《品牌商家成长招商方案》,方案主要针对肉类、蔬菜、水产、三鸟、饺子、豆制品等行业,对有意愿进驻市场经营的品牌商家给予租金优惠。目前,中山公用市场公司已引进黑仔土牛坊、千里马、滋佳尚养等6家品牌入驻市场,其中“香山新街市”市场的品牌商家进驻率高达93%。据港口市场负责人朱国辉说,港口市场“香山新街市”在品牌商家引进前,已有两家卖牛肉的店,招商方案出来后,又成功引进两家牛肉品牌店,其中已营业的黑仔土牛坊因为肉质较好,大家总能看到他们的店面前停留着不少前来消费的顾客。

除了让顾客走进“香山新街市”逛市场,中山公用市场公司还另辟蹊径,直接把市场搬上“云”,让顾客享受“指尖市场”带来的便利。

2022年6月,竹苑市场运营的“指尖市场”——“公用云市场”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可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专柜保鲜,下班即取”的服务。由于顾客是在小程序上选购,无法实时看到产品,为使顾客获得逛市场的“身临其境”之感,管理方每天会在微信群里发布产品的最新图片和视频,也会对产品进行“每日推荐”,力求做到选品严格、服务提升。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6—12月,“公用云市场”迅速完成了首期自提点布局,目前已在11个地点投放智能保鲜柜,各物业自提点上班族的购买热度持续提升,复购率达78%,客单量也在不断增加,小程序日均访问量更是超7000人次。

不仅如此,中山公用市场公司还在下属市场积极开拓供应链业务,通过走访签约上游优质的源头食材供应商、搭建平台,连接下游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9月底至12月末,已与27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蔬菜、肉禽等免税农产品。在稳步推进与上下游客户合作的同时,中山公用市场公司还将持续探索多维业态,不断优化和拓展新业务,进一步扩大业务合作范围,让“香山新街市”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采写】伍杰

【通讯员】邬嘉文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