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汕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

南方+ 记者

“我们要认识到,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就难以迎头赶上,必须痛下决心把抓营商环境与抓‘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完善有利于激发新动能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勇于创造经验示范,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和实干家作用。”在3月17日上午召开的汕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温湛滨的讲话掷地有声。

此次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号召全市上下拿出当年创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汕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在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汕头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明确,坚持目标导向,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锚定一个定位,聚焦五个维度,实施六大任务,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让市场主体在汕头安心投资、舒心创业、顺心发展。

一个定位,即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五个维度,即聚焦审批、成本、服务、监管、人文五个维度;六大任务,即实施擦亮审批快易简营商名片、打造综合成本低营商优势、树立服务有温度营商理念、实行监管规范化营商方式、涵养开放包容营商气质、党建引领清朗政治生态六大任务。

会上解读了《汕头市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聚焦企业群众关切,梳理形成60项重点任务清单,并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那么,在汕头市即将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最新举措中,有哪些“干货”“新提法”?南方+记者进行简要梳理。

审批快易简——如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提升至99%以上,推进秒报秒批事项实现两年翻一番,推动市、区(县)级的依申请事项综合受理率达100%;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能上网的上网”,推出一批“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推出覆盖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实现所有“一件事”可导办率100%,力争可网办率不低于95%;推动实现更多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综合成本低——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全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服务有温度——如开展“局长坐窗口走流程”活动,由党政机关负责人陪同办事企业办理所需事项,检验审批部门内部管理流程和服务水平;推出“局长办”窗口服务,建立党政机关负责人接待日制度。

监管规范化——如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探索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实行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制度,开展“营商环境点评大会”,定期收集社会各界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

开放包容人文环境——如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在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设置专栏,宣传营商环境好人好事,曝光负面典型;依托各类主流媒体,积极倡导“办事不求人”的理念,广泛宣传汕头破除陈规陋习的决心。

清朗政治生态——如整治一批歪风陋习,对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惩治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吃拿卡要、徇私舞弊等问题;对各级各部门存在的负面行为及风险点,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记者】黄嘉锋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龙湖

编辑 罗荀畋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