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知名早教中心老板“跑路”,家长维权难

南方+

近几年,一些教培机构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卷款跑路”事件时有发生。近日,记者收到多位市民报料称,报读的早教机构突然宣布闭店,家长们退费无门、转课受阻,遭遇维权难。

教培机构停业“跑路”,家长该如何维权?怎样才能让教培机构“跑路”无出路?记者邀请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和广东德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钦宇共同为消费者支招。

现象一:连锁早教机构关门,家长维权难

2021年4月,市民李女士在全球连锁早教品牌美吉姆早教中心珠海奥园店,花2万余元购买了早教课程。去年6月底,李女士突然被告知美吉姆奥园店将停业,剩余课程可转至美吉姆五洲花城店。

“当时,(美吉姆)吉大店和奥园店都倒闭了,所有的孩子都转到(美吉姆)五洲花城店,一直都排不到课程,我们也上不了。合同上是写明有效期的,这个课程过期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在哪里?”李女士说,有家长提出退费申请但遭到拒绝,也有家长转课成功却迟迟排不上课。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美吉姆位于奥园、新香洲和吉大的三处店铺均已停课,这三家门店的加盟商分别为珠海市美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美杰姆教育培训有限公司,“企查查”平台显示,目前这三家公司全部经营异常。

美吉姆五洲花城店的加盟商为珠海吉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去年6月,在珠海天下教育加盟店关闭时,吉美教育发布了一份律师函,表示愿意有条件接受天下教育加盟店报读儿童的继续教育服务,但不接受退还会费等要求。为了进一步核实家长们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美吉姆五洲花城店尝试沟通。该门店负责人表示,之前的负责人已经离职,自己是今年3月份才来,很多情况不了解,其承诺“只要是在合同范围之内的,我们是可以去履行的”。

律师李钦宇认为,从法律上讲,家长与美吉姆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合同关系。如今,美吉姆不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就构成了违约,家长有权要求美吉姆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家长在购买早教课程时,基于便利性原则选择离家比较近的美吉姆品牌门店,转课改变了合同履行的地点,美吉姆也已构成违约,家长可以要求退费。

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建议,家长在购买早教课程时,首先应当考虑交费的金额,“是不是一次性要交这么多费”;此外,还要注意交费课程的有效期限问题,就是缴费之后能否真的在有效期内上完购买的课程。

禹华超认为,教培机构一次性预先收取上万元费用的做法并不合理。对此,教育部门也曾出台专门的规定,要求教培机构一次性预收费用不能超过5000元。针对早教机构也应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家长踏入“坑”中。

“合同约定有效期,这个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由于教培机构的原因排不上课,导致孩子不能在有效期内读完这些课程,那家长是有权要求顺延有效期的;如果是超过了早教的年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家长有权要求解除合同退费,这是法律赋予家长的法定解除权。”李钦宇建议,消费者在预约课程时应注意留存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等证明材料,方便维权。

现象二:试课不退费,老师频繁换

2022年,市民陈女士和雷先生在全球连锁品牌瑞思英语珠海印象城店给各自的孩子报了英语课程。试听之后,孩子不大感兴趣,陈女士和雷先生便向该教培机构提出了退款申请。

“讲明了试课以后如果不合适,是可以退款的,合同上面写了是在20个工作日内。”雷先生说,当时教培机构承诺了退款日期,可退费申请单填完后,却迟迟没了下文。

“当时工作人员表示,试课期间可以随时全额退费。我后来上门跟他们沟通,他们工作人员说今年3月会给我履行退费手续。”陈女士说。

然而今年3月,家长们等来的却是前老板“卷钱跑路”,机构已被新老板接手的消息。

“发现换了老板之后,我就联系之前处理退费的老师和负责人,发现把我拉黑了,联系不上。现在的新老板就说只给上课不处理退费的问题。”陈女士说,她和丈夫两人的收入并不高,要抚养两个小孩,在瑞思英语交纳的1.8万多元是一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希望有人能帮他们主持公道。

近日,记者跟随陈女士和雷先生来到瑞思英语珠海印象城店,试图沟通寻求解决办法。瑞思英语珠海印象城店工作人员表示:“你要不就回来上课。你想退费,就只能告之前的老板,新老板肯定不愿意退这笔钱。”

记者采访期间,还意外遇到了一位“老熟人”——还没从美吉姆门店关闭事件中“整明白”的肖女士,又陷入了瑞思英语的退费纠纷中。肖女士说,去年她在瑞思英语扬名店购买了1.7万元的课程,课还没上几次,就遇到更换老板、调整老师、无限期停课等问题。

禹华超建议,家长在选择教培机构时,首先可以通过查询教育部门的“白名单”,确认其是否具备足够的办学资质;其次,要核实该培训机构的信誉和实力,查看是否证照齐全。此外,在预付费时应谨慎,一次性交费的额度不应过大。

禹华超指出,培训机构既是学校也是企业,由于多头管理导致存在监管盲区,让培训机构在预付费逃避监管方面容易钻空子、打擦边球,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形成监管合力,避免老百姓“维权无门”。

李钦宇认为,如果家长签订合同的经营主体是公司,股东或老板的变更并不影响合同条款的履行,“新老板”是要履行“旧账”的。如果相关机构未经清算就破产,可以依法追究股东的责任,要求股东和公司来承担履约义务。

李钦宇建议,家长可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3个阶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事前预防,除了查询教育部门的“白名单”外,还可以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中国裁判文书网”,核实培训机构的资质和法律风险;同时,要特别留意合同的有效期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条款。事中控制,就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注意保留合同、发票、转账凭证、预约服务记录等相关证据,以备日后的维权使用。事后救济,就是在培训机构“爆雷”或发生问题之后,首先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要尽快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反映;涉及“卷款跑路”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保案;最后还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途径维权。

【来源】珠江晚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