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来这里叹百年岭南文化大餐!

广州海珠发布
+订阅

3月15日,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以画入瓷 · 历代广彩作品展”开幕。

“以画入瓷”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传统类型之一,这次展览围绕“以画入瓷”这一主线,撷取广彩300多年发展历程中被誉为两个兴盛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广彩作品和当代广彩作品,力求较为概括地展现广彩曾经的辉煌历史和艺术高度。

同时,展览聚焦当下广彩行业发展,透过来自海珠区的广彩老字号赵兰桂堂的历代作品,见证一代又一代广彩人对广彩工艺不离不弃的努力与坚守、传承与担当。其中,一直在海珠区深耕广彩创作的赵兰桂堂广彩世家传人赵艺明、冯瑞华夫妇也在展览中奉献出“以画入瓷”广彩精彩作品。

广彩亦称“河南彩”

深受岭南画派艺术风格影响

广彩是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彩瓷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历史上有“河南彩”之称,“河南”指的就是广州的珠江南岸,现今的海珠区。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戳↑了解广彩与海珠区的历史渊源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广彩艺人始终继承中国彩瓷的优秀传统,“以画入瓷”,彩绘技艺讲究,一枝独秀。近现代以来,在十香园成长起来的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居廉、居巢、高剑父、陈树人等,都曾运用陶瓷颜料,以绘画的技法,创作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明快的彩瓷艺术风格,对广彩技艺影响深远。

本次展览,主办单位特别邀请了当今岭南画坛名家陈永锵、方楚雄、叶泉、孙戈等以及美术工作者以瓷绘作品参展,籍以彰显广州彩瓷与广州美术界之间源远流长、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鱼水之情。

参展名家知多D

赵艺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海珠区宣传思想文化智库专家。

▲ 赵艺明作品

冯瑞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

▲冯瑞华作品

作为广彩第四代传人,赵艺明和冯瑞华夫妻俩一直致力于建设发展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位于海珠区的“赵兰桂堂”广彩工作坊由赵艺明的太公、太母创建,堂号“赵兰桂堂”距今已沿用160年。

跟G仔一起来看看

《以画入瓷——历代广彩作品展》

其他部分展览作品吧!

(上下滑动查看)

▲ 广彩山水图案碟

清 乾隆 1736-1795年代

▲ 广彩海船纹大碗

清  乾隆  1736-1796年代

▲ 广彩竹节人物纹六角盖瓶

清  乾隆(1736—1796年)

高54公分

▲ 广彩丹霞山图碟

20世纪70年代

作者 梁纪

▲ 红楼梦大观园图大瓶

1980-1990年代

作者 赵国垣

▲ 广彩粤东纪趣图瓶

现代  高40公分

作者 翟惠玲

观展攻略

展览名称

以画入瓷 · 历代广彩作品展

展览日期

2023年3月15日至4月16日

开放时间

9:30-17:00(16:30停止进场)

(星期一休馆)

展览地点

广州市二沙岛晴波路13号2层至5层

岭南会展览馆

感兴趣的小伙伴

不妨来这里参观

穿越百年,感受广彩魅力

领略海珠非遗风采

编辑 | 颜小曦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

来源 |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广

州市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岭南作家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