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早晨,温暖的海风轻抚霞山区的街道,和煦的阳光指引着游人来到一座乳黄色外墙的建筑前,稚嫩的童声在记者耳边响起:“咦?这块石板上怎么印着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呀?这里以前是广州吗?”
“广州湾不在广州,而是在湛江。”讲解员叶巍解释道,广州湾位于雷州半岛的东北部,在被法国租借前,指的是广东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田头汛以南的一个村坊及其附近港汊海面,陆地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
1899年11月16日,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借条约》,对“广州湾”一词所指区域进行了重新界定,使其范围与之前相比大为拓展。1945年8月,广州湾租借地收回后,国民政府将广州湾改名湛江市。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广州湾”三字
最早记录于明嘉靖年间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面,室内亮堂堂的。“这栋建筑当年由法国人设计,越南人监工,湛江工匠承担施工。”叶巍说,“这里的门窗分两层,外部是百叶窗可抵挡风雪,内部木框镶嵌玻璃可以保暖采光,在寒冷的法国西部非常实用。在湛江这种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也十分适用,与5.2米高的楼层空间相结合,通风阴凉,且采光好。”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建于1903年,坐西向东,三层(含地下室)混凝土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6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2平方米。整座建筑的阳台、窗楣均采用宝瓶式装饰,窗楣除第三层北边采用半圆拱券的罗马式装饰外,其他为锯齿状尖顶的哥特式装饰,呈现出典型的近现代西式殖民主义建筑风格。
站在室内一幅《法国租借广州湾范围图》前,叶巍介绍:“1701年(康熙四十年),法船安菲特里德号第二次来华时,遇到了台风,驶入广州湾附近避风,船员们逗留了几个月。他们看到广州湾地理位置良好,水深浪静,航道深长,又有硇洲、东海、南三等岛屿作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便私自探测水道、绘制地图,带回法国献给政府。广州湾由此引起了法国的注意。”
市民在参观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法国租借广州湾范围图》所指广州湾范围,位于北纬20度45分与21度17分、东经107度55分与108度16分之间,跨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和两县之间的港湾水域(今湛江港)。港湾东岸的麻斜、坡头、特呈岛、南三岛和硇洲岛,原为吴川县辖地;港湾西岸的海头(今霞山)、赤坎以及东头山岛、东海岛,原为遂溪县辖地。海陆总面积共约2130平方公里。
“这是法国为了扩大租借地范围,对广州湾的地理概念进行的重新界定。”叶巍说。这从当时的报刊记载也可见一斑。1898年7月21日,《昌言报》载:“法人初索吴川县属之广州湾,本在口外,朝廷以为荒岛,遂允之。不意法兵轮至广州湾,查其地系属沙土,无甚出产,且不便停泊,遂任意驶入内地,直至遂溪县属海头汛登岸。”
事实上,早在法国提出租借广州湾之前,广州湾作为地理名词已存在数百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广州湾”三个字便被记载于戴璟所撰《广东通志初稿》卷三十八中,这是现今学界能找到的最早记录“广州湾”字样的古籍文书。1982年《学术研究》所刊阮应祺所著的《清末广州湾地理位置考》一文中指出,“广州湾是指广东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田头汛以南的一个村坊及其附近港汊海面”,其陆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
租期99年提前53年
回归的“七子之一”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内的醒目位置,悬着闻一多先生所著《七子之歌·广州湾》——“东海和硇洲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1925年闻一多先生写下了著名组诗《七子之歌》,诗中“七子”包含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和旅大七处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失地”。
1997年和1999年,被租借99年的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与香港、澳门一样,广州湾的租期也长达99年。不过,在被租借的第46年,广州湾成为继威海卫之后第二个回归母亲怀抱的归子,比约定租期提前了53年。
时间回到1897年,当时法国企图在中国南疆建立一个新据点,作为巩固它长期占领越南和侵略我国西南各省的基地,于是派使臣吕班向清政府递交照会,开列四项,并指出:“所开四事,必须照准”。其中一项便是要求清政府允许法国“在南省海面设立趸船之所”。
1898年4月9日,《法使致总署请准修滇越铁路租借广州湾并襄办邮政照会》中指定:“中国国家将广州湾作为停船趸煤之所,租与法国国家九十九年”。翌日,清政府复法照会云:“因和睦之由,中国国家将广州湾作为停船趸煤之所,租与法国国家九十九年,在其地查勘后,将来彼此商议该租界四至,租价将来另议。”
然而,法帝国主义侵略者欺清政府软弱无能,不待勘界,便派遣远东舰队分队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里爱尔海军中将率领巴斯嘎号、袭击号、狮子号三艘军舰,载兵五百,于1898年4月22日驶入遂溪县属的港湾内。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怒了遂溪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对法侵略者进行自卫还击。
“广州湾民众的抗法斗争前后持续20个月左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发斗争,第二阶段则为有组织的抵抗斗争,具有半官方色彩。”叶巍说。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下山、菉塘等村居民在吴邦泽、吴大隆等的率领下袭击法军。
1899年11月16日,软弱惧外的清政府派广西提督苏元春与法国水师提督高礼睿在法军舰上签订了《广州湾租借条约》,“中国国家将广州湾租与法国国家……定期九十九年。”
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旧址。
穿越世纪的法式烙印
至今在湛江市区仍有部分法式建筑遗存,涉及宗教、商业、军事、政治等多种功能类型。其中,广州湾法国公使署为法国在广州湾设置的最高统治机关,如今旧址内三楼展示有复原公使办公场景。
在其对面的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曾作为“警察署”,由法人充任正副职,并招募当地华人担任官兵,目前这栋建筑仍在修缮中。
不远处,1903年建成的维多尔天主教堂和1936年竣工的浸信会福音堂是当时的传教中心。1926年建立的“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则是法国殖民当局在广州湾进行经济掠夺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汇理银行广州湾分行曾是解放湛江的主战场,至今在外墙上还留有不少弹孔。
赤坎区是广州湾租借地内另一个重要的商业区和码头。1937年刊发的《申报》的《广州湾一瞥》一文中写道:“还有一地方非去不可,那是被看作广州湾商业区的赤坎市。在这里,街道窄狭,店铺内充满舶来品,西洋的多,东洋的更多,你要,商店老板好不觉赧然拿出这样那样给你。”
广州湾商会旧址。
一系列市政、宗教、商业、教育、金融建设,使法国得以不断加强对广州湾的殖民统治,对传播西方文化发挥了一定作用,也为湛江后来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湾成为我国通往海外唯一可以利用的货物吞吐港,以至“商贾云集”,一跃成为我国西南沿海出入口的商业重镇和粤西的航运中心。
如今在湛江,广州湾时期建成的硇洲灯塔、白雅特港、南华大酒店、宝石大酒店、广州湾商会、“静园”、“三有公司”、“法华学校”等众多带有法式风情的建筑旧址仍矗立在街头巷尾,使人得以窥见昔日繁华的广州湾一角。这些建筑现今大多已成为旅游景点,同时也是让人们回望历史、铭记教训的教育基地。
1945年8月18日,中法双方签署《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宣布1899年11月16日中、法间所订专约作废,广州湾在历经46年之后重新回归中国。广州湾收回后,设置为广东省直辖的海港城市,改名“湛江市”。至此,法国租借广州湾的历史结束,湛江市开启了新的篇章。
【记者】林日清
【图片】郭龙碧
维多尔天主教堂旧址。
本文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湛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州湾(法国租借地史料专辑)》,1990年12月印刷
2.政协湛江市霞山区委员会:《霞山文史——西营钩沉》,2017年12月
3.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湾史料汇编(第一辑)》,2013年12月
4.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湾史料汇编(第二辑)》,2016年12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