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佛山拿出关键一招

南方+ 记者

锚定高质量发展,佛山再出招。

近期,佛山对外重磅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争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长期制约佛山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难题。这两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探索破题,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此次,佛山多年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的形式,关注部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并要求优化重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以上种种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佛山将向这一历史性难题发起“正面进攻”。

佛山多年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的形式,关注部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佛山多年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的形式,关注部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1

《实施意见》的出台,既是佛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也是佛山面向更高目标、寻求新增长极的关键一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去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会后,佛山迅速行动响应,立即着手落实。《实施意见》出台,展现了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不起”紧迫感和“领头羊”的责任担当。

从佛山自身发展来看,这座城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空前的1.27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双双提升至全国第五位。到“十四五”期末,佛山的目标是GDP达到1.5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

站在高处再上层楼并非易事,关键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空间、后劲在哪里?就在高明和三水。

佛山发布《实施意见》,推动高明、三水加速发展,就是要努力变短板为“潜力板”,为未来发展拓空间、增后劲。从长远来看,它与推动制造业当家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1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此次佛山特别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争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高水平”三个字,道出了佛山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

事实上,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干。大家发展基础不同,工作侧重点也各异。

以广东为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村。因此,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重要目的是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再看佛山,情况又不一样。首先,它是在较高发展水平基础上,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几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佛山所辖五区的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为全省唯一;高明的人均GDP甚至超过了上海。而佛山所辖的镇街实力同样不俗,在全国4个GDP超千亿镇中独占其二,一些经济强镇的实力堪比很多西部地区的地级市。

同时,佛山具备了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这里城镇化程度高,超过94%;城乡差距较小,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8,小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杭州、宁波等城市。

当前,佛山五区经济发展呈现“东强西弱、东快西慢”的特点,以2022年为例,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区以占全市53.5%的面积,产出了全市80.18%的GDP和80.22%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经济大区与小区的对比明显,属于典型的较高水平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协调。

也是基于以上三个特色,佛山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探索经验,可以为全省、全国提供良好的示范。

1

回顾过去两年佛山的发展,不难发现,市委一直在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2021年11月,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出发,开创性地提出“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515”战略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协调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成为城乡区域协同发展领头羊。

此后,佛山紧密围绕这一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重点工作:打造“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建立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

当中不少举措突出了对高明、三水发展的支持。例如,作为全省7大工业集聚区之一,佛山重点谋划打造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规划面积有近一半在三水,这将极大地促进三水产业发展。同时,市里也以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契机,规划了面积约160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建成后将成为支撑全市文旅、物流、现代服务等复合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也将有力带动高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向高明、三水释放了更多政策利好。以产业协同为例,佛山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区鼓励发展产业目录,探索构建市域产业转移信息平台,构建激励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这些举措无不触及区域产业协同的核心痛点,若付诸实施,有望深层次改变佛山当下的产业发展态势,为高明、三水提供了大有可为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中为高明、三水划定了GDP占全市比重的分阶段目标,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显然,这是市委、市政府在给高明、三水“压担子”,鼓励它们乘势而上,奋力直追。

1

必须看到的是,佛山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也是顺应禅城、南海、顺德的高质量发展所需。

当前,佛山正重点布局新兴产业赛道,作为先发区域的禅南顺自然是“主力军”。其中,南海着力建设“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顺德要打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些都离不开土地空间的要素支撑。

然而,随着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禅城、南海、顺德的土地开发强度早已长期超过50%,禅城更是高达82%,如何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推进全市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是一条重要路径。

不仅如此,城市的发展同样遵循“木桶原理”。佛山支持高明、三水加速发展,各区都能从中受益。一大体现是,佛山聚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增加。

以南海为例,该区常住人口371.93万人,超过广州绝大部分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3400人/平方公里,远高于粤港澳大湾区,除深圳、东莞外的珠三角其他城市平均水平。从长远角度来看,高明、三水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只要接下来进一步补足高明、三水的城市建设、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它们就将成为佛山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为五区留住更多“水”。

从改革开放之初起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大市,佛山一路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实现了许多的“不可能”。立足当下,佛山再挑大梁,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砥砺前行。

路再远,只要不畏险途,终会抵达。我们期待,佛山能蹚出新路,走出一条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康庄大道。

【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