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新消费|医美不“美”如何医?

南方+ 记者

“医美带来的后遗症不可逆,而负责我手术的医生已经离职,维权更难了。”消费者李纯纯如今只要一闭上眼,眼皮上两道明显的疤痕,异常刺眼。2020年,她在广州紫馨整形外科医院做的双眼皮手术留下了切口瘢痕,并且伴随睑下垂的症状。然而由于证据不充分、手术效果难以界定、缺少法律条款支撑等问题,至今她仍在苦苦地寻求维权的办法。

李纯纯(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双眼皮手术失败的经历。

李纯纯(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双眼皮手术失败的经历。

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妆字号美容针乱象,妆字号产品却被大量用于脸部注射填充、除皱美容等医疗美容行为。其中涉及的多家公司注册地为广东。近日,南方日报、南方+“维权不止315”平台也接到了类似投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颜值经济”大热,医美市场随之快速发展,但相关的消费纠纷也持续增多。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2022年,每年有关医美行业的投诉案例从483件增至近万件。根据投诉内容,当前医疗美容主要存在非法行医、超范围经营、产品渠道不明、模糊定价违规收费、服务质量与预期差距大等问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妆字号产品被用于脸部注射填充等医疗美容行为。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妆字号产品被用于脸部注射填充等医疗美容行为。

面对医美术前风险告知不足、术后维权程序复杂的普遍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合规化趋势下,消费者还需要注意哪些“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展开调查。

风险暗涌:

“放心美”难在哪?

隆鼻后没有达到预期、填充物不到位、双眼皮修复失败……医美纠纷中,手术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是多方争执的焦点之一。另一方面,产生纠纷后,鉴定程序复杂,流程和时间长,也令医美维权较为艰难。

在百度“整容失败”吧,有17.9w网友在讨论如何进行医美维权。

在百度“整容失败”吧,有17.9w网友在讨论如何进行医美维权。

2022年9月,消费者邓琳来到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进行玻尿酸除皱。“当场我就感觉失败了。”她回忆,手术后右脸法令纹附近明显有一块很大的鼓包。她质疑玻尿酸打错了位置,当场要求处理,医生则回复:“这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次日,她再次前往医院希望解决,但工作人员声称没有打歪,不建议溶解,并要求她删除大众点评平台上的差评。此后,邓琳的客服便不再回复她的微信消息。她在平台上一遍遍私信,回复她的只有“好的”二字。记者联系广州曙光,对于邓琳的投诉进行询问,工作人员回答:“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消费者想要的样子去弄。”

拖延回避是医美机构应对消费者维权的方式之一,劝导消费者二次甚至多次修复消费,则是机构惯用的另一种方式。

消费者洪家丽去年在广州华美医疗美容医院进行了激光点痣,术后数月,她脸上的疤痕仍未康复。洪家丽认为这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要求医院赔偿,对方则提议她自费进行填充修复。她翻阅合同后发现,其中并未提及操作不当如何赔偿。

目前,大多数医美机构对医疗行为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或并发症的告知做得都明显不足,消费者知情权亟待保障。”广东协言律师事务所健康产业法律事务部部长余贵周说。

记者向上述几家医美机构电话咨询,问及“术前是否会对消费者告知风险”“万一出现问题如何处理”时,工作人员并不直接回答问题,只是一再保证:“我们是专业的医美机构,不会出问题的。”

合规大势:

“监管潮”如何起效?

如今,消费者对“颜值”的追求释放出了巨大消费潜力。随着技术不断迭代,产品获批速度加快,正规医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医美行业发展迎来新趋势。根据新氧发布的《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医美市场规模202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全年约2300亿元。同时,医美消费的平均客单值也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图表出自《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

近年来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图表出自《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

消费者的需求和理念也在发生重要变化——从追求“彻底改变”转向“微调”“自然美”,“轻医美”增长空间与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2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线上交易量占比高达84%。

这些都使医美加快走向普罗大众。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超2000万,预计2023年将达到2354万人。行业迎来风口,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家通过助长“容貌焦虑”情绪误导消费者等,甚至出现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诱导贷款等一系列乱象。

近两年来,医美行业迎来“监管潮”,合规化正成为医美行业的“底层共识”。价格虚高、虚假宣传、机构没有资质、药品器械监管等困扰消费者已久的问题,正逐步被解决。

2021年6月,《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同年11月,《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正式出台,切实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2022年3月,《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发布,医美医疗器械多品类迎来较大调整;同年10月发布的《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则清晰指向医疗美容服务的传播宣传与定价收费。

记者梳理发现,这一系列针对医美行业的政策“组合拳”突出了当下医美监管的两个核心趋势:一是更精准,如2022年主要聚焦“医美真实信息”,便直击当前影响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最甚的宣传信息;二是全面化,从器械资质到医美机构经营资质等,逐渐实现对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的监管渗透。

隐忧仍在:

消费者怎样“避雷”?

合规趋势下,消费者的隐忧仍在。面对操作不当等纠纷争议,消费者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未达到医疗上的损害时,消费者可选择医疗服务合同纠纷,需要举证证明医疗机构违反了合同条款。但很多消费者并未留意与医美机构签订书面合同,这是维权的难点之一。建议最好有第三方介入,比如行政管理机构、医调委等。”余贵周说。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手术类项目具有风险,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同样有一定的风险性。“注射美容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以玻尿酸为例,严重时会引发血管栓塞;激光和射频类的无创治疗虽然极少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很多治疗也可能会产生色素沉着、表皮烫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胡志奇说。

中消协提醒,慎重选择是每个消费者必做的“功课”——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可以通过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查验医美机构相关经营证件和医生是否具有医师资格证书等相关信息;在签订医疗美容合同时,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是否合理,确保自身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在医疗美容前,应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知悉该项目的风险性与禁忌症;此外还应留存好消费凭证。

(应受访者要求,李纯纯、邓琳、洪家丽均为化名)

南方+ 许宁宁 制图


【编者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对提振消费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护航新消费”系列报道,聚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推动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建设,敬请垂注。

往期阅读>>

护航新消费|盲盒不能“盲”规则

护航新消费|“看不见的厨房”要有看得见的安全

护航新消费|“直播卖药”乱象治理需“开方下药”


【记者】许宁宁

【海报】郜曈

【统筹】肖文舸

编辑 李卓 陈梅玉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