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潮州市湘桥区举行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主题分享会。此次活动邀请广东省友谊奖获得者、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主席、湘桥区文化顾问林玉裳进行专题分享。
潮州市湘桥区举行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主题分享会。王锐 摄
据悉,“广东省友谊奖”是广东省政府为表彰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而设立的荣誉奖项。2022年为首次开展评选,共有来自23个国家的49位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获奖。值得一提的是,除林玉裳,湘桥区聘任的经济顾问熊德龙也获此奖项。
广东省友谊奖获得者、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主席、湘桥区文化顾问林玉裳进行专题分享。董志豪 摄
林玉裳“广东省友谊奖”证书。董志豪 摄
当天,林玉裳从“乔治市申遗的历史背景”“乔治市入遗的普世价值”“入遗的利与弊”“古迹修复原则”等方面向大家进行古迹遗址修复的分享。“2003年,潮州会馆修复委员会依照国际的古迹修复准则来修复韩江家庙。经过18个月,韩江家庙重现风采,并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潮州式建筑。”林玉裳重点通过《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家庙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例,讲述马来西亚潮州会馆修复委员会修复韩江家庙的过程,分享这座有着150年历史的韩江家庙的“前世今生”,为湘桥区推进古城保育活化提供建设性意见。
“修复不是替换,部分损坏的构件要想着如何修复,而不是更换。”林玉裳说,古迹修复,必须保留原来的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设材料以及保持原先的工艺技术,依旧修旧保持其原真性。林玉裳表示,自己一直为作为潮州人而感到自豪,“现在大家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非常高,我们潮州都还有很多老建筑保存得很好,古城内也还有居民居住在建筑里面,而且我们有很多的非遗,这是先贤们留给潮州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潮州扎实推进古城文物保护利用和大遗址工作,保护与利用并重,促进潮州古城魅力整体提升。编制《潮州古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对区域内61处文保单位和94处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加挂保护标志和说明牌,推进下东平305号名人故居、柯柏年(李春涛)故居、意溪红色工会旧址等多处名人故居和文保单位的修缮活化及周边环境整治;以“绣花”功夫推进中山路、下东平路、美食街、义安路和西马路等古城微更新、微改造项目;发动社会贤达支持唐伯元故居等“百家修百厝”项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持续推进古城街巷改造。
“修复古建筑,就是要延续古建筑的生命。”湘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惠永表示,湘桥区将从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建筑工艺着手,坚持“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原则,科学激活古城古镇古村的功能性,最大限度提升区域文化内涵、提高文物保育活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撰文】董志豪
【通讯员】湘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