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城区这条彩虹路,一边晚霞映江一边生蚝勃发

南方+ 记者

一说起汕尾的彩虹公路,很多人会想到红海湾的连岛路。在汕尾市城区,新修建的彩虹公路一经亮相,便成了网红打卡地。

黄江画卷乡村振兴示范带“网红公路”。 陈静峰 摄

黄江画卷乡村振兴示范带“网红公路”。 陈静峰 摄

近来,每逢天晴,前往汕尾城区黄江画卷乡村振兴示范带这条“网红公路”打卡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这条网红路有何特别?公路中间的隔离线是红、黄、蓝三色的,就像一道彩虹。海堤路沿海而建,连结海梧村与晨洲村,白天行人走在路上目之所及是湛蓝的海水和蔚蓝的天空,到了傍晚日落时分,则是一幅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水域下面,是另一片生机勃勃的“生蚝世界”。

红草镇海梧村村委会主任吴州斌说,这条彩虹公路既是一条乡村旅游路新的展示带,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带,围绕这个产业带,能让更多人走进海梧村。

位于黄江画卷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海梧村,地处于大液河、丽江和黄江三江出海交汇处。这里水质优良,有丰富的浮游生物,适宜水产品生长,是发展海滩涂养殖的理想场地。

吴州斌介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000多亩,山地面积3000多亩,海水养殖1.5万多亩,其中鱼塭养殖800亩。整个长沙湾水道从晨州村至三角渡的鱼塭及水道海域近城区一侧都是海梧村民经营养殖业,海梧村养殖业和种植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鱼塭养殖、果林种植及外出务工。

而在几年前,海梧村的生活环境却相当恶劣,还随时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为此,市城区支持海梧村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清理清拆整治基数摸底调查,出台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安排表,迅速于2022年7月开启了一场乡村大改造。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海梧村的自身潜能,海梧村采取的办法是,按照“一环两片区”规划结构,打造“现状水系形成水系环链”的一环,以及“水乡展示区农耕文化区”的两片区。以此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引导农户做活鱼塭文章,发展咸水生态养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建设蚝干、虾干等海产品深加工生产场地,以此开拓村民增收渠道,力促鱼塭养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吴州斌说,海梧村古代有三元及第吴鸿公,进士不乏其人。历史上有乡办私塾学校,创办戏曲班、拳艺馆和舞狮队,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海梧村的规划以红花山为底色,围绕海梧文脉,以三元井泉为起点,通过举人街、秀才巷,连结蚝乡广场、及第园、荷塘烟雨、红花印象、芦苇浪滩、碧水通廊改造原海梧小学旧址,建设集体验、销售的乡里印象。

目前,海梧村部分项目正在建设面积约9000平方米,集文化史馆、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戏台等为一体的中国塭乡的饮食聚集地和鱼塭文化宣传展示的对外窗口,着力打造“乡土文脉·中国塭乡”的新海梧。

【南方+记者】彭骏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