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橄榄菜事件”触目惊心,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王庆峰

“腐菜”变“美味”?最近,南方日报、南方+报道了汕头知名橄榄菜品牌竟使用腐烂原材料的新闻(点击阅读>>>315调查|“腐菜”变“美味”?这家橄榄菜“行标”起草企业生产环境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02:52

315调查|“腐菜”变“美味”?这家橄榄菜“行标”起草企业生产环境触目惊心

橄榄菜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心头好”,这次登上热搜的方式,不由让人想起去年被曝光的“土坑酸菜”。同样是食品安全问题,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

事发当晚,当地有关部门迅疾响应,表示“今晚不管多晚,都会对媒体曝光的所有环节规范、监管、查封”。相关商超和电商平台也迅速下架。

如此态度值得点赞,但也不免让人生憾。再有力的事后追责,也难以弥合消费者的信任伤口。可以预见,橄榄菜产业必将经历长久的品牌重塑,许多从业者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但着眼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全天下都这么做啦。”在媒体采访中,有从业者不经意表露的这句话,相当能说明问题。

橄榄菜是广东具有几百年食用历史的特色传统副食品,这次问题集中暴发,主要原因之一是橄榄菜生产不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长期都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为主。

正如在“土坑酸菜”新闻中,很多人将“古法腌制”奉为正统一样,在小农经济向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产业的规模上来了,但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化意识。

农副产品有自己的特点,但一旦形成规模化,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商品,需要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一系列生产、经营食品的资质许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卫生标准。

而如果想做大做强,还要进一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从已发布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橄榄菜(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窥见该行业已经初步建立标准化意识。但只有让标准落地见效,才能更有说服力。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再怎么严苛都不为过。期待更多商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在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同时,还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待。

编辑 佘余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