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因为“再也不能点4个清水锅”,海底捞被网友曝光投诉,并登上了热搜第一榜单。
消费者张小姐也向记者抱怨,以前和朋友去海底捞,点个清水锅,还能自带食材,两个人百元以内吃个饱,真是“打工人”的福利,可惜现在没法“撸羊毛”了。怎么规矩说改就改呢。
消费者有理吗?海底捞需要道歉?
南方+记者向海底捞广州富力海珠城店求证,门店方面明确表示,必须付费点一个锅底,否则不能下单,且不能自带锅底。禁止单点清水锅是今年的新规定,在全国门店统一执行。
记者浏览抖音等社交平台发现,不少网红、消费者都表示,曾自带食材来到海底捞门店用餐,店员可以帮忙处理。
有网友晒出自己花17元吃海底捞的攻略,点了免费的四宫格的清水锅、7元的一份捞面、10元的自选小料。
有网友认为这是“被玩坏了的结果”,经此一役,以往那种十几元吃海底捞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毕竟一种锅底的价格就要30元左右。
实际上,在年初,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去吃海底捞之前买了部分食材,到店准备煮的时候被告知不可煮自带食材。海底捞因门店不支持消费者自带菜品引发热议。
“这次热搜话题中,价格不是关键点,食品安全问题才应受到大家重视”,东莞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徐波表示,餐饮界像海底捞这样允许消费者自带食材的情况非常少见,尤其像火锅店,商家直接提供生鲜食材,如果与消费者自带品混淆,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责任厘定不清,就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一直以来,火锅餐饮店是食品安全黑榜的常客。近年间,呷哺呷哺、小龙坎、上上谦火锅、谭鸭血等火锅品牌,都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
艾媒数据中心研究报告数据显示,58%的消费者在选择火锅店时首要关注的是食材新鲜度,有近52%的消费者关心店面卫生状况。
专家分析表示,火锅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几大类:一是原材料供应风险,也是火锅餐饮的第一大风险所在。具体为原材料来源不明、存在农药残留、肉类制品掺假,此类原材料将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原材料卫生风险,原材料没有清洗或者清洗力度不够、未使用部分重新利用等;三是火锅底料风险,违规添加成分等以增加口感。此外还有店面卫生程度不达标,主要集中在餐厨区域,还有就是发现异物。
【记者】李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