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新塘司法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村居律师移交、12345热线工单、派出所报案、法庭诉讼四大矛盾纠纷源头,强化矛盾纠纷“村(居)源、访源、警源、诉源”的“四源共治”,进行村居联系、访调对接、警调衔接、息事无讼,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律师参与,助力人民调解
新塘司法所大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相互结合,让村居律师深入基层进行法律服务,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大量的纠纷矛盾,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律师介入人民调解,通过掌握的专业法律知识释法说理,使矛盾双方在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后得以思考得失,达成和解,化解矛盾。
调解现场
2月2日,刘某英向调解员提出申请,协助处理摩托车载人导致人身损害的纠纷。在调解过程中,村居法律顾问熟练运用法律条文,结合具体案情,专业、耐心地解释说理。通过律师和调解员合情合理的剖析案情,以运用法律知识为导向,使当事人知晓其中利弊,最终促使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一案双立,对外受理诉求
据介绍,新塘镇12345热线办理专线接到承办工单后,将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土地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15类人民调解范围内矛盾纠纷转办到新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新塘司法所在区群众诉求平台“非诉在线”上申请立案编号并转入人民调解程序,实现“一案双立、统一化解、闭环衔接”的高效化解工作模式。
调解现场
2月20日,新塘司法所调解员接到一宗12345的投诉工单,随即致电市民冷女士了解详细情况。原来在2022年5月至12月期间,冷女士在王某超的工厂上班,但王某超一直无故拖欠其工资,前期经村委会、劳动所等多方介入调解后,现仍有10350元工资未支付。针对这个情况,调解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其面对面沟通,经耐心安抚、深入了解后发现,该矛盾纠纷涉及农民工纠纷、劳资纠纷等多项问题。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和协商工作,终于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场讨薪风波得以圆满化解。
两所联调,无缝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新塘司法所与辖区派出所两所联动、联防联调,司法、公安各司其职、合力而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尽职尽责,共同为推进建设平安法治新塘努力,让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有效维护新塘镇的平安稳定。
调解现场
2月28日,新塘司法所调解员接到新塘镇沙村派出所办案民警移交的案件。当事人裴先生和石女士系夫妻关系,现因感情破裂协商离婚,但因婚内财产分配分歧过大产生纠纷,经报警调解后仍无果。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求,接着向双方当事人阐明《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的相关规定,以情入理,以理讲法,最终依法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一场长达一年之久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司法确认,高效平息纠纷
“人民调解衔接司法确认是拓宽司法渠道、节约司法资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司法举措,也是新塘人民调解委员会一直以来的实践方向。”新塘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新塘司法所驻新塘法庭调解工作站成立以来,双方联动在诉前、诉中成功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原本通过诉讼程序需要多日方可解决的案件,在短期内解决,还具备与诉讼文书相同的执行效力,不仅维护了当事人权益,也减少了双方诉累,同时节约了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一举多得。
近年来,新塘司法所在区司法局和新塘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联动派出所、新塘法庭、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充分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新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作用,开辟群众维权绿色通道,强化纠纷的行政调解,不断优化推广应用“3+X”联合调解新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维权“撑腰”。
来源:平安增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