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专项惠澳政策:为澳企赴横琴“造”一条专属通道

南方+ 记者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首要任务。在深化合作区建设的关键一年,横琴将全力实施特色产业牵引、要素跨境流动、民生深度融合“三大工程”,以高质量工作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独具合作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高质量发展横琴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高质量发展横琴行①】

“欢迎有意向的澳门投资者实地考察各项载体及产业现状。”3月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经济发展局赴澳门举行了一场专场推介会,向澳门投资者介绍最新出台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支持澳资企业发展的扶持办法》(下称《扶持办法》)。这是合作区首个面向澳人澳企的专项优惠政策,试图精准、有效地降低澳门企业来横琴发展的运营成本。

以政策优环境,以环境引产业。一年多来,合作区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四新”产业生态培育,吸引不少澳人澳企到横琴落地发展。最新数据显示,合作区目前澳资企业5392家,较成立前增长了16.5%;澳门居民6763人,就业登记者达776人,澳人澳企持续融入。

合作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琴澳一体化是出发点与落脚点。此次,借助一项新政,合作区为澳门企业赴横琴发展“定制”了一条专属通道,打开了一扇大门。如今,政策框架已经建立,发展空间已经预留,合作区将如何发挥专项政策的作用,精准引导澳门企业落地横琴,拓展内地市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效应

为澳企落地经营降低成本

“《扶持办法》将不对澳资企业进行产业类别和规模的限制,只要符合横琴产业方向和澳资企业认定条件,并在合作区实质性运营,均可依据本办法享受相关补贴和奖励。”在澳门,对到场参会的近两百名澳门社团代表及企业家推介时,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这样介绍。

梳理发现,此次惠澳政策的亮点之一,正是全面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

此前,横琴对澳资企业的租金补贴仅限于几个特定园区,但《扶持办法》中,租金补贴覆盖了合作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并进一步扩大受惠的澳资企业范围,鼓励不同类型的企业进驻合作区。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介绍:“新政是在原横琴新区的系列惠澳政策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优化形成的,提高了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夜幕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夜幕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租金和装修成本,是澳门企业落地经营所面临的最直接投入,政策对这两方面均有覆盖。在租金补贴方面,《扶持办法》对澳资企业按不超过租金评估价的70%且最高不超过70元/平方米/月的标准给予补贴。在装修补贴方面,《扶持办法》对在合作区使用商业用房开展商业活动的澳资企业,按照装修费用的70%,且最高不超过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贴。上述举措,都将大大降低澳门企业入驻横琴的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在《扶持办法》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在澳门推介会上,合作区相关负责人都专门强调了澳门品牌落地的奖励。

根据办法,“澳门特色老店”在合作区首次开店且实际经营满一年的,一次性给予30万元品牌落地奖励;“澳门特色店”和入选“商汇馆”的澳门企业在合作区首次开店且实际经营满一年的,一次性给予15万元品牌落地奖励。这一条,旨在吸引更多具有澳门特色的商户落地横琴,完善横琴各项生活配套建设。

除此之外,新政的背后,也为澳门的跨区域联动发展预留了空间。《扶持办法》明确,澳资企业的投资人应为澳门居民,且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25%,但香港和内地居民可以通过与澳门居民合作设立公司来享受政策。“我们非常鼓励这样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和商业经验,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化提供更多实践途径。”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表示。

心声

提振赴琴发展、开拓内地市场信心与底气

打开社交平台以“澳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礼记雪糕、沙利文餐厅、莫义记等“澳门特色老店”被列入澳门旅行的推荐打卡点,深受游客青睐。随着《扶持办法》的出台,合作区也正式向这些土生土长的澳门企业抛出了“绣球”。

“政策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对澳资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及鼓励跨区域合作方面。”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琴澳青年创业就业协会理事长刘智龙介绍,很多澳门中小微企从经营开始就没有离开过澳门,不清楚如何去内地发展产业、内地的经营环境如何。在他看来,如果通过专项政策,能够吸引海内外的相关企业与澳门中小微企联合办企,凭借他们在内地丰富的经营经验,将可以给澳门企业以信心到横琴开拓发展空间,进而为拓展内地更广阔的市场奠定基础。

“我最看重的是租金补贴和装修补贴。一旦有了这两个针对初期启动的补贴支持,将会吸引更多的澳门企业尝试到合作区落地经营。”珠海横琴澳记海鲜有限公司代表梁家星透露,该公司目前已经在合作区租下了大概1000平方米的场地,每平方米租金大概是200元。“总的来看,补贴力度还是很明显的。在新政策的支持下,每1平方米可以获得70元补贴,我们租金成本可以降低三四成,利润也会因此得到提高。这也从根本上减轻负担,为企业留存更多资源。”他说。

刘智龙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相较于可控的人力招聘成本,租金、物业费、公共供冷所产生的电费和装修这些前期投入是不可避免的。“政策扶持并不意味着完全支持,补贴只是帮助澳资企业能够更好地在横琴生存,而不是让企业产生依赖性,当前的补贴力度还是挺大了,但门槛当然也高。”他表示,政策本身还是可以吸引澳门居民的注意力,让不太了解横琴的人借此来到合作区实地调研,提高合作区的知名度,为澳门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一个更多的选项。

与此同时,《扶持办法》对风险的管控措施也引发企业关注。为避免出现租金越补越高的问题,破坏横琴租赁市场生态环境,合作区特意委托了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岛调研,形成租金评估报告作为补贴的指导价,此举也增强了澳门企业的信心。梁家星说:“这次政策采用了第三方机构调研的新办法进行保障,我觉得整体租金会保持平稳的,使得政策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需求。”

横琴合作区正加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四新”产业生态培育。

横琴合作区正加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四新”产业生态培育。

前路

盼“分线管理”等细则尽快落地

政策靠前发力,但如何让《扶持办法》落地见效,发挥琴澳协同效应,使得澳门企业愿意在横琴落地开拓、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合作区接下来亟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澳门企业而言,最为期盼的首先是完善接续政策的实施细则。

“我相信合作区这次针对澳资企业的专项政策会不断细化,并逐步落地见效。最先落实的应该是合作区‘分线管理’的细则。”刘智龙举例说,“什么货物可以带进横琴,将意味着澳门企业可以在横琴经营什么业务。同时,琴澳货物往来的便利性程度,也决定了合作区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所具备的独特程度及发展机遇。”

澳门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大多“澳门特色老店”与餐饮相关。“澳门的特色老店入驻横琴,大家普遍关注原材料进出关问题。因为他们的产品生产有相关配方,平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在澳门生产的。”刘智龙说,这是他与一些澳门特色老店管理者交流时,其普遍提及的问题。“因此,‘封关运作’后‘白色清单’中对原材料的管理,将会影响他们赴琴发展的意愿。比如在澳门制作好的肉馅、调味料等原材料,是否可以带到横琴?如果无法通过的话,他们就需要在内地寻找替代品,便可能需要研发新口味,或重新计算成本。”

一些澳门企业则更加关注落地后的相关扶持举措。澳门十月初五饼家是一家“澳门特色店”,专注于澳门手信礼盒。该饼家在澳门拥有两间旗舰店,并已率先在合作区布局了一家分店。该饼家相关负责人希望,合作区能为企业与澳门餐饮食品业牵线搭桥,搭建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对接日常采购需求,形成B-to-B与B-to-C相结合的扶持模式。

除此之外,政策的宣传力度与办理指南,也是一大关注点。

“政策一经发布,可能大家会更多地关注所带来的利好,认为任何经营形式都符合扶持条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何去申请相关补贴?申请企业是否有条件要求?我们经常摸不着头脑,办理手续时也经常找不到途径。”Girostan品牌主理人曾伟立提道,“我们更加期待有一个统一的资讯出口,能够为澳门企业一次性讲解如何办理手续,这就有赖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的宣传。”

据透露,本月22日至24日,合作区将组织澳门投资者前往横琴实地参观考察。琴澳协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门已开启,曾伟立对澳门企业在横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横琴是广东省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重点发展的区域,非常具有发展潜力。我相信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在5—10年内合作区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完善,澳企澳人也会越来越敢尝试、敢投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天儒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策划/统筹梁涵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