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大鹏地域特色、普及大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3月10日,大鹏新区博物馆和大鹏中心小学进行“馆校联动”,在大鹏所城南门广场共同举办“恰同学少年,风华正‘帽’——非遗文化进校园之‘新’凉帽走秀活动”。
为使大鹏凉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得到更好传承与推广、扩大佩戴凉帽的受众群体,大鹏中心小学美术教师纪艳舟在美术大单元课程中引导30名学生在凉帽设计上进行创新,不仅将网纱、珠链等时尚元素融入大鹏凉帽,还在手工技艺上推陈出新,缝制出一顶顶结合了当下流行元素的大鹏创新凉帽。
30名孩子在完成创新凉帽的制作后,搭配精美的服装和自己手工制作的大鹏凉帽,走上舞台进行展示。“原来大鹏凉帽还能展现出这么多不一样的美,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大鹏非遗文化。”现场一位观众感慨道。
“创新凉帽走秀专场是我们和大鹏中心小学‘馆校联动’非遗进校园的一次有益尝试”。据大鹏新区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鹏新区拥有18个区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省级4个、市级4个、区级10个。为了让非遗项目动起来、火起来,近年来,新区博物馆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具体来说,通过非遗手艺教学,在中小学生中加深大鹏非遗项目的宣传和知识科普,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的教育和生活中,加深青少年学生对大鹏非遗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接下来,新区博物馆还将常态化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通过演、展、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的氛围,带动大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通讯员 韩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