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
各位老父亲老母亲的小心脏
没有一刻不是悬着的
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
世界上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新鲜有趣的
保不齐啥时候就给你来份“惊喜”
但作为家长可千万不能大意
深圳市儿童医院就有这样一则案例
1岁娃因误食电蚊香液
被紧急送医,住进ICU
1岁娃因误食电蚊香液
被下病危通知书
“我就走开了几分钟,没想到,宝宝就出事了。”
深圳市儿童医院ICU。探病后,小轩(化名)爸爸眼圈红了。
当天上午,轩爸在收拾家务,1岁3个月的小轩自己在房间玩。没多久,他哇哇大哭起来。
轩爸赶紧跑进卧室,只见宝宝坐在地上捂着嘴哭,嘴角、手上、衣服上还有残留的蓝色液体。
地上扔着一个
开了瓶盖的电蚊香液瓶子
里面的电蚊液少了一半!
图源:视觉中国
轩爸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拍背一边伸手进孩子嘴巴抠,想让他吐出来。
宝宝一阵咳嗽
吐了一点点出来
但是,人逐渐变得软软的
四肢无力
没多久开始抽搐,口吐白沫
轩爸慌了,赶紧拨打120。在送医路上,孩子渐渐陷入了昏迷。
到当地医院以后,医生立即抢救。然而,他仍持续抽搐,意识不清。
很快,宝宝又被紧急转运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这时,他的血氧已经掉到80(正常情况下,应为95以上)。
肺部CT显示:弥漫性肺泡出血。这意味着,孩子的肺部已经出现大面积炎症。而且,脑电图监测中,他仍有持续抽搐发作。
当晚,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胸部CT显示,小轩的肺部出现大面积炎症。
抢救两天后,孩子终于醒来,病情也慢慢稳定。又在ICU治疗一周后,他的肺部病变也逐渐好转,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小轩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治疗。
电蚊香液为啥这么“毒”
绝大多数的蚊香制品中,有效成分为水溶性拟除虫菊酯类,如胺菊酯、氯菊酯、烯丙菊酯等。
蚊香液加热后
在密闭的室内释放
经呼吸道吸入后可能出现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对于人体而言
是低毒性或者是微毒性
但年纪小的宝宝误食后
可能会很严重
胃肠道不适
口服电蚊香液后,可以刺激胃肠道黏膜,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如果患者食入量大,没有及时处理,毒性可作用于全身尤其是神经系统,导致呼吸急促、短期反应迟钝,还可出现明显的震颤、抽搐。
危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年年都有误服电蚊香液
有人因此丧命
近几年,几乎年年有孩子误服电蚊香液的事情上新闻。误服后,不少孩子出现了昏迷、抽搐、心跳停止症状,甚至还有的丢了性命!
即使侥幸保住性命,这些孩子也遭了不少罪:有的洗胃,有的洗肺,更多的是进了ICU,身上插了各种管子,看着都心疼。
图源网络
看到这里
相信很多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
要是不慎误服了
可能有毒的化学品
应该怎么做?
误服可能有毒的化学品
应尽早就医
如果不慎误服了
可能有毒的化学品
应尽早就医
越早越好!
争分夺秒型
如果误服的是电蚊香液,或者洁厕灵、84消毒液、管道疏通剂、浓缩型衣物洗涤剂,别耽误,赶紧带孩子去医院。
密切观察型
误服洗衣液等弱碱性或中性洗涤剂,少量误服、没有症状,一般可以在家观察。但如果误服量大,或者出现任何症状,就要尽快去医院。
当然,如果宝宝生命体征不稳定,建议第一时间拨打120。在医生指导下,先做好初步处理,等待急救医生到场施救。
来医院前,一定要记住:带上误服毒物的包装瓶!这对医生了解中毒类型,迅速、准确地选择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可能还有家长会发愁:
夏天马上来了
电蚊香液这么危险
怎么给孩子防蚊呢?
做好以下措施
能有效减少蚊虫叮咬
不储水
蚊虫在水坑、水洼里产卵、滋生。为了减少蚊虫数量,及时把家里水桶等容器里的水清空,室内绿植或盆栽不要过度浇水。
装纱窗
家里安装纱窗、纱门等,防止蚊子飞进家里。孩子在家睡觉时,可以用蚊帐。
图源:视觉中国
使用安全靠谱的驱蚊产品
2月龄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为避蚊胺和派卡瑞丁等的化学驱蚊产品。市面上的防蚊驱蚊产品,如驱蚊手环、驱蚊贴、维生素B1驱蚊、超声波驱蚊手环、紫外线灭蚊灯等,都不靠谱。
避免黄昏/日落出行
大部分蚊子都在夜间叮咬,下午日落前和黄昏是叮咬高峰期。所以,尽量避开这些时段带孩子出门。水池、水坑边、花木、草丛堆,都是蚊子聚集的地方,最好别去。
穿浅色衣服出门
蚊子容易被深色吸引。孩子出门穿浅色衣服更有利于防蚊。另外,穿长裤长袖,减少外露皮肤,也能减少被咬的机会。
此外
这份实用的儿童急救指南
家有萌宝的赶紧收藏~
再次提醒!
家里有电蚊香液的快收好
如果不慎误食
不要犹豫!
马上打120急救电话
并向120说明情况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
可在120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急救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市儿童医院、人民日报
编辑:嘎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