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极具争议性的植物,竟然是春季养生佳品!

鼎湖中医
+订阅

提起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

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

那就是“香菜”

香菜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植物,原因在于它浓郁的香气既引来偏爱之人的极度热爱,又引来厌恶之人的极端排斥。

不过,您可能不知道,荽还是一种春季养生佳品

荽入药

本品以色青、香气浓厚者为佳。中医认为,荽辛温,归肺、胃经,功能发表透疹,开胃消积、醒脾和中。临床上常用于风寒所束疹出不透,食滞胃痛。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被释义为“鱼毒也”,“荽”被释义为“香口也”,合起来就暗示了荽能解鱼腥、鱼肉毒。元代的《日用本草》中记载其功效为“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齿病,解鱼肉毒。”

荽的功效很多,很多人用来作为香料不仅因为其能提香,还有一个原因是荽可以促进消化,通利肠道。比如《食疗本草》记载其能“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嘉祐本草》记载其能“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荽与葱一样能发汗,但是也有区别。比如《医林纂要》中提示其“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此外还能“升散阴气,辟邪气,发汗,托疹。”

《本草纲目》对荽的功效更是做了精要解读,评价较高,称其“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不正之气。”

现代研究表明,荽富含挥发油,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增进胃肠腺体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及抗真菌作用。

另外,香菜辛香升散,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因此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食欲不佳的时候,可以在菜里撒上一点香菜作为调料,能够开胃醒脾。

春乃阳气升发、肝气疏泄之时,适食辛温发散之物

春天,人的活动、身心变化有别于冬天。《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冬三月,此谓闭藏。”发陈:发,生发,是指涌动而出的一种气(能量);陈,是指之前攒下来营养或能量。人在冬天养精蓄锐,春天是消化的季节,会把冬天储存下来的营养“发”出来,转化成气血和精神能量。

合理的饮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记载人的健康因素之一是要“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饮食要有节度,不应过饥过饱或偏食某味,食物合理搭配,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二是指饮食要与季节相适应,在春季应进食与春季相应的食物。肝旺于春,与春阳升发之气相应,喜条达疏泄。

在春天应该适应肝气疏泄和春阳升发的需要,身体健康的人应适当进食辛温发散类的食物和绿色植物,特别是植物的枝叶,能增强肝气升发、疏泄的功能。荽就很适合在春季食用。

实用附方

荽治麻疹:荽连须3株,荸荠3个,紫草茸3克。加水大半碗,煎15分钟后滤汁,分2次服,隔4小时服一次,在将要出疹时服,可防止并发症。

荽500克,水烧开后,将荽煮1~2沸即可,然后将水倒入盘中,先以热气薰,后用水洗手足,可治麻疹应出不出或疹出不透。

荽治伤风感冒:荽30克,饴糖15克,加米汤半碗,糖蒸溶化后服。

肠胃型感冒:喝香菜陈皮姜水。准备三片带皮的生姜,一个陈皮,一小把香菜; 把香菜根切下来,单独切碎,香菜叶子也切碎; 锅里放水,先把陈皮下锅煮,水开后放香菜根,姜片,煮5分钟,再把香菜叶子撒进去,关火起锅;喝煮好的汤水,并把香菜吃掉。

荽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荽子(果实)6克,陈皮、六神曲各9克,生姜3片,水煎服。

荽治呃忒:荽叶6克(鲜叶加倍),生姜3片,开水泡或用水煎沸,趁热服。

食疗汤方

荽肉丝

食材:荽1把、里脊肉1块、色拉油、食盐、葱、姜、干辣椒、生抽、淀粉、花椒粉少许。

做法:

1、香菜洗净,去根切断。里脊肉切丝,加生抽、花椒粉、淀粉拌匀,腌制20分钟。葱姜切片,辣椒切段。

2、锅里热油,加葱、姜、辣椒爆香,放入肉丝炒至变色时,加入荽同炒,约2分钟,撒盐出锅即可。

荽鸡蛋饼

食材:荽1把、鸡蛋2个、胡萝卜半根、色拉油、食盐少许。

做法:

1、荽、胡萝卜分别切碎,与鸡蛋一起搅拌均匀,加少许盐。

2、煎锅抹一薄层油,倒入混合好的蛋液,在锅内铺匀,小火烙至边缘翘起时,迅速翻面,待蛋液成形即可。

香菜鲫鱼汤

材料:香菜100克,鲫鱼1条,生姜3片,葱适量。

做法:鲫鱼杀好,洗净,沥水;葱姜切丝,备用;香菜洗净,切成1厘米长大小,备用;锅内适量香油,鲫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加少许料酒去腥,加1L冷水,小火炖鱼;放入葱姜,加食盐,炖20分钟至鱼汤奶白色,再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利湿。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寒湿困重者,常见恶寒怕冷、头身困重、脘腹冷痛、痞闷不舒、食欲不振、大便溏烂、舌淡苔白。

鲫鱼有利水的作用,搭配解表散寒的香菜、生姜和葱,既能辟出鱼的腥味,还能起到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寒湿困重者食用。

食用荽有禁忌

荽虽然香气怡人,功效也不少,但是禁忌也不少。比如《千金·食治》中提示“不可久食,令人多忘。华佗云,患胡臭人,患口气臭,匿齿人,食之加剧,腹内患邪气者弥不得食,食之发宿病,金疮尤忌。”

一些中药服用的时候也不宜食用香菜,比如《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凡服一切补药及药中有白术、牡丹者,不可食此。”

对于气虚体质以及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荽,比如《本草经疏》提示:“气虚人不宜食。疹痘出不快,非风寒外侵及秽恶之气触犯者,不宜用。”

健康人群也不要多吃荽,比如《医林纂要》中已有告诫:“多食昏目、耗气。”

此外,香菜有光敏作用,如果吃香菜后晒太阳,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香菜是发物,过敏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

来源:广东中医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新华社、正安聚友会、云南中医等

编辑:李嘉惠

审核:伍翠娟

二审:梁建祥

我院地址

各位街坊可以导航到【肇庆市鼎湖区中医院北门】

或乘坐15路、鼎湖9号公交车到广利镇站

再步行60米来到我院

爱吃香菜的在这里点个小心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