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揭牌仪式。该公园在去年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试点验收,成功跻身广东省“国字号”湿地公园行列,这也是广东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阳东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志方,市林业局局长陈正伙,阳东区领导邹春颖参加仪式并为公园揭牌。
胡志方在仪式上表示,阳东将凝心聚力,力争把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创建成省级重要湿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将结合乡村振兴,将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充分用好资源,进一步推进绿美阳东生态建设。
据了解,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在2016年开展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以来,阳东区政府先后投入约5000万元,不断加强对寿长河沿岸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并对寿长河红树林不断进行修复和种植。经过6年多的精心建设,正式跻身广东省“国字号”湿地公园行列,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
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副主任李振高介绍,试点建设以来,该公园红树林面积扩大了300多亩,发现新物种4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嘴鸥、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麦鸡和豹猫等。目前,该公园总面积423.91公顷,湿地率达98.01%。550多种野生动植物栖息其间,20多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常年在此“安家”。
据了解,为了保护这一自然资源丰富的“宝藏之地”和珍稀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美丽乐园”,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采用了“天空地”一体化自然资源和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动植物生长情况、数量品种以及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园区内生态的平稳运行和安全。
李振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创建成广东省重要湿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推动国家湿地公园高质量发展,让公园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美阳江作出贡献。
【全媒体记者】杨世华
【通讯员】许泽邦
【图片】成伯伟 黄先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