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产业信息简报》包括松湖之窗、行业聚焦、新书推荐三个版块,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在松山湖园区内外的发展动态,内容涵盖智库研报、科研进展、企业动态、政府政策等最新资讯,为松山湖园区工作者及时掌握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参考。
01松湖之窗
松山湖开发者村迎来首位进驻“村民”!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台铃电动车发布
2月9日上午,台铃全球低碳出行研究院揭牌暨科技成果发布会在松山湖举办,成为进驻松山湖开发者村的首位“村民”。会上发布台铃与华为共同研发的重磅新品——搭载鸿蒙系统的超能系列鸿蒙版电动车。
松山湖联合金融谷跨境电商产业园获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成长型)认定
广东省商务厅公布2022年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名单,松山湖联合金融谷跨境电商产业园获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成长型)认定。
松山湖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月23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东莞松山湖正式启动。期间,松山湖管委会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双方共同打造的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
02行业聚集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我国印刷电路板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1年我国PCB产值强劲增长,产值规模达到5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从中长期来看未来全球PCB行业仍将呈现增长的趋势,Prismark预测2021-2026年我国PCB产值复合增长率约为4.6%。
量子计算突破性进展:5个超导量子芯片实现互联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实现了超低损耗的量子芯片互联技术,将芯片间量子态传输的保真度提高到单芯片水平(99%),实现了5个量子芯片的互联,奠定了大规模、可扩展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的坚实基础。
紫光展锐5G NTN技术再突破 携手合作伙伴完成全球首次S频段上星验证
紫光展锐联合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等产业合作伙伴,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S频段 5G NTN技术上星验证,确认了基于展锐芯开发的终端可用于手机直连卫星场景和天地一体物联网场景,具有强大的商用价值。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回顾及2023年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1万套,产量首次突破40万套。据MIR DATABANK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排名前二十名中有8家内资企业,仅埃斯顿和汇川技术两家厂商进入了前十。
哈工大研究团队在压电机械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由压电陶瓷驱动的新型4指压电机械手,凭借逆压电效应实现电能至机械能转换,从而将压电陶瓷的多维微观变形转换为手指的多维运动。
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激光微纳制造相关研究取得进展
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结合瞬态固液转变控制,实现了在金属铜、铝等金属以及半导体等基体上,进行精密图案化(面积2英寸以上)激光加工,并实现图案化彩色打印应用。
埃斯顿与三一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建立长期技术交流平台,定期交流彼此的前沿技术,持续优化产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惠生海工与中控技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惠生海工FLNG装置(浮式天然气液化生产装置)先进自动化系统合作开发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将深化工业智能在海洋工程、高端化工领域的实际应用,将FLNG海洋装备智能化提上新台阶。
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全景速览
据统计,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891.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48.2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达到2031亿元,与2021年的市场规模相比增长了9.89%。
中外合作在柔性封装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A123系统研发中心通过将常见液态金属镓铟共晶合金(EGaIn)与弹性体材料复合加以微米玻璃球阵列支撑,开发了一种高气密性、可拉伸、能集成无线通讯功能的封装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外延生长赝Pt单层结构的新型催化剂(PmPt@IrPd/C),能够结合内核和外壳的高稳定性和高活性,实现兼顾提升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目标。
贝特瑞与北大战略合作 加速新能源材料前沿成果转化
贝特瑞与北京大学材料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开展重大项目科研攻关和前沿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联合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并逐步共建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快新能源材料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原创性技术积累。
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成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从药械比角度看,我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沈阳药科大学在小分子真菌CYP51抑制剂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研究团队结合CYP51蛋白晶体结构,以氟康唑为先导化合物,采用柔性二硒醚为连接臂,创新性地引入双疏水性尾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上海有机所在高效抑制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合物研发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通过高灵敏度的筛选模型建立和高通量筛选发现高效抑制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合物艾曲波帕EO,为多种肿瘤类型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协同治疗方案。
国产创新药再次“出海”,恒瑞医药一抗癌药实现海外独家许可
恒瑞医药发布公告,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药EZH2抑制剂SHR2554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许可给美国Treeline Biosciences公司,交易总额或超7亿美元。
03 新书推荐
接下来
松山湖图书馆将根据
园区企业、科研机构的需求
探索编制更多类型的产业简报等信息产品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