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补土 | 头茬韭菜赛肉香,暖肝助阳气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俗话说:“头茬韭菜,二刀肉”。“二刀肉”是指宰猪时屠夫第二刀割下的那块肉,一般是在靠近猪后腿处,肥瘦度正好,吃起来特别香。老百姓把头茬韭菜和“二刀肉”相提并论,可见这初春的韭菜赛肉香。

韭菜是有多年寿命的蔬菜,冬天留着根在土里过冬,来年春天就会重新发出叶子来。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春天长出的头茬韭菜特别鲜嫩,香甜可口;再加上它性温而通,特别适合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吃,有散肝寒,暖肝气的作用。老百姓常说“正月葱,二月韭”,这可是当下不能错过的美味。

春寒宜食韭

今年广东的“春寒”持续得比往年长,直至“惊蛰”节气,街上依旧有不少穿着毛衣的人。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在逐渐温暖的日光中,人体的肝气开始升发,如同小草冒出地面,树木舒展开枝条。

春天的食疗有两大方向:一种是多吃些甘甜而微酸的食物,如腌萝卜、酸菜、苹果醋,甚至加糖的柠檬水也属于这一类。“酸甘”有补肝阴,柔肝的效果,适合在春天热得太早的时候吃,也比较适合平素易怒易暴躁的人,可以减少春气躁动对人的影响。反之,另一类食物是适合在寒冷的初春吃的,以一定程度的辛温食物为主,例如韭菜、葱、香椿等等。这类带着香气的新鲜蔬菜,有补肝助升发的作用,适合怕冷,肠胃虚寒的人吃。

韭:春气流动

关于韭菜的功效,本草古籍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记载:在不慎吞食金属异物后,处理办法是吃下一大把熟韭菜。现代人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又确有道理:韭菜不仅性温,还有“通达”的作用,能够润滑通便;而且韭菜比较难被完全消化,在大量食用的情况下,它可以包裹住异物,防止金属经过肠道时伤到肠壁,安全地把它排出来。

韭菜的“温通”作用还不仅于此,当脾胃气机不通,出现嗳气、打嗝、反胃时,柔软而温润的韭菜一样能疏通郁滞的气血。如果怕它难消化,可以加一点在饺子馅里,少量慢慢吃。对于关节麻木,容易痹痛的人来说,春韭也是很有益的蔬菜,有“暖腰膝”的作用,老人吃尤其适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