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凸显出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视,表达出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意志决心以前没有变,现在不会变,将来更不会变。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梅州广大民营企业家乘势而为,把握机遇,锚定目标,铆足干劲,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转变思维,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开创梅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
即日起,梅州市工商联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梅州记者站推出“融湾振兴 争先奋进”系列报道,聚焦梅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梅州企业家行动,敬请垂注。
3月5日,周日。
一辆大巴从梅州世界客商中心驶出,车上载着的是近30名企业家组成的梅州市工商联考察团,领队的是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梅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廖平元,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
在广东全省、梅州全市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的大背景下,在举全市之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号召下,梅州市工商联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激发民企活力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率先发起跨省对标,探索高质量发展和积极宣传推介梅州的行动。
启迪(赣州)科技城
四天行程横跨三省,梅州企业家考察交流团赴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两市考察交流,相继走访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迪(赣州)科技城、江西龙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嘉元科技、龙岩市未来城数智科创园、龙净智慧环保园区,上杭县蛟洋工业开发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园区,并与赣州市粤港澳商会、赣州市赣商联合会、江西省赣州市工商联、福建省龙岩市广东商会、福建省龙岩市工商联座谈交流,宣传推介梅州。
跨越千里,行程安排满满当当,考察交流方向始终明确:对标谋发展,招商引好资,携手融湾区。
走出去 答好高质量发展考卷
由于疫情影响,过去三年,梅州市企业家组团出去考察交流的次数寥寥无几。此次组团出门考察交流,是梅州工商联2023年首场大规模外出考察交流活动。
“我们在出发前一周才确定方案,立即得到不少会员企业的响应。”车上,王忠客串当起了主持人,和企业家们聊起了天,气氛融洽。
“走出去看看,才能够知不足而奋进。”王忠的一句话,恰好解释了为何选择此时组团考察交流。
开年以来,梅州相继召开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市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招商引资暨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每一场大会,都在释放着梅州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紧抓机遇,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是梅州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作为苏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梅州民营企业家如何赴高质量发展大考,至关重要。
德尔科技
“首先我们工商联就要发挥作用,凝聚企业家力量。”廖平元说,此次组团考察交流活动,既希望梅州企业家走出去对接发展资源,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也期盼更多企业家来梅投资兴业。
此时组团考察交流,充分体现了梅州民营企业家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周日出发,也印证着这一点。
“开年以来,很多企业家都处于忙碌的状态,要完全抽出四天考察交流并不容易,不少企业家还特地推掉重要行程。”廖平元表示,出来考察交流,重在“交流、交心、交易”。“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交心促进苏区融合发展,交易寻找合作机会。”
站在更高角度来看,此时组团考察交流的背后,正是苏区振兴发展的动力所在,正是梅州举全市之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行动所在。
连起来 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我自己是做车轴的,看到路上的货车多起来,我就开心。”梅州市总商会副会长、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育俊打趣的话,正是梅州企业家对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考察交流第一天,原本安排晚上6点结束的考察活动,时间一再延迟,直至近8点才结束。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天,企业家在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线车间感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聆听创新的企业历程,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汲取经验。
这一天,梅州市工商联与赣州市赣商联合会召开座谈会,互相推介双方城市的优势产业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宣传。
梅州市工商联与赣州市赣商联合会召开座谈会。
接下来的行程,几乎一样,都把时间轴拉长,让企业家们有更多的交流对接。充实,是这场跨省考察交流的关键词。凝聚“自家人”融湾合力,是这场跨省考察交流的重点词。
梅州市与江西赣州市,距离相隔超过300公里,江西赣州市与福建龙岩市,距离相隔约300公里。从梅州到江西赣州市,再到福建龙岩市,整个行程距离并不短。
为何梅州企业家考察团新年首次组团外出考察,便选择赣州市、龙岩市,而不是选择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
从地图上看,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是南岭重要生态屏障,与相邻的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同属原中央苏区。
从发展资源上看,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都是三市苏区振兴的基础。考察交流期间,梅州企业家一行还特地前往上杭县古田镇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工作,重温两地革命历史。
江西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市人文相通,资源相似,产业相似,是此次考察交流选址的重要原因。而关键原因,聚焦在“融湾”。
2022年,梅州成功获批《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下称《梅州方案》),如何将《梅州方案》落地,梅州需要更多先行先试。
当前,梅州全市上下正进一步奋起直追、竞标争先,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举全市之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对梅州来说,赣州和龙岩两个城市,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2021年召开的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便提出,未来五年期间,梅州将开拓江西、福建大市场,促进粤闽赣边界交通互联、产业共建和生态共保。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方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赣州、龙岩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好赣州、井冈山、梅州综合保税区和龙岩、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龙南市经济开发区展示馆
正如赣州市工商联主席、虔东稀土集团董事长龚斌所言:“梅州和赣州同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对接,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梅州市工商联还带来了苏区三市工商联与湾区相关市工商联携手融湾经贸协作机制初步方案,与两市工商联共谋细节。
“聚焦‘国家要求、苏区所需、大湾区所能’,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方式,发挥大湾区城市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比较优势,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王忠认为,这一举措旨在互惠互利中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梅州是连接赣闽粤苏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这次牵头提出苏区三市工商联与湾区相关市工商联融湾经贸协作机制方案,谋求区域合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将大力支持配合,积极推进早日落实。”龙岩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郑玉琳如是说。
学起来 打开发展新思路
此次考察交流的企业家,大都是企业的一把手,分布在各个领域。“意想不到”是他们发出最多的感慨。
4天行程,并不长,但用企业家们的话来说,感受了“机”、也感受了“危”。
有对比才知道差距,危机感往往是进取心的源泉,是机遇创造的基础。
“过去十年,梅州与赣州、龙岩相差并不远,他们还经常到我们这边学习。现在我们要反过来向他们学习。”在考察交流结束之际,一企业家有感而发。
学习,学的是什么?善于抓住机遇的谋局。
曾经的赣州和龙岩,和梅州一样,处于发展的爬坡过坎期。而如今,赣州和龙岩已经跑在前,GDP的差异足以说明。
龙岩市未来城数智科创园
上杭县蛟洋工业开发区
走进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是梅州企业家需要学习的;走进龙岩市未来城数智科创园,营商环境优化是梅州工商联需要对标的;走进上杭县蛟洋工业开发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梅州高质量发展需要发力的……
“产业园完整的产业链给我很大感触,单打独斗是走不完的,必须在链条上发力。”梅州市工商联执委、广东鑫飞钢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春辉直言,梅州企业更需要抱团走在一起,整合资源,让资源发挥“1+1>2”的效果。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一路学,梅州企业家考察交流团求解行业发展之困,寻找企业突破之路,探寻合作之机。
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切实把《梅州方案》从“纸面”落到“地面”,将政策红利变成具体项目,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梅州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梅州企业家确实需要迈出去。
迈出去干什么?在创新中练好内功,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应对发展的危机。
紫金铜业
在龙岩市,上杭县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持续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引导产业升级调整,推动金铜产业发展壮大,拓展延伸金铜冶炼、铜精深加工、稀贵金属三条产业链,推动全县金铜产业往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与龙岩市广东商会座谈
龙岩市龙净智慧环保园区
与龙岩市工商联座谈交流
如此完整的产业链,梅州如何构建?招商引资工作如何推进,也成了考察交流团的课题之一。播放梅州招商引资宣传片,发放梅州招商引资资料,每到一处商会、工商联,梅州工商联领导和企业家都化身为招商员,推介梅州,宣传梅州。
“他们的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做得很到位,企业链条也清晰明了。”走访中,广东省工商联执委、梅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胜表示,两地产业链有相通之处,也有互补之处。
毋庸置疑,4天的考察交流活动是一个开端,打开的是梅州企业家的发展格局、打开的是梅州企业家的发展思路,更打开梅州与闽赣聚力苏区振兴,聚力融湾的新蓝图。
【全媒体记者】黄培强 唐林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