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中医|从纳兰性德的词中一探“香附”之究竟

胡世云
+订阅

  赏诗词

  踏莎行.月华如水

  清.纳兰性德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诗词赏析:

  踏莎(suo)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等。北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云:“莱公(寇莱公,即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认为调名创自北宋寇准。

  “莎”,莎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广布于热带、温带,其块茎入药,叫“香附”,夏季开花。踏草是唐宋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所以,“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

  这首词的大意是,月光如清水般澄澈,波纹似白练般微漾 ,水边有淡淡的烟霭和几株残柳。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雁已尽数南飞。那倚楼远眺的女子,你为何如此憔悴?你并非寻常歌女舞姬,你怀有高绝的文才,与谢道韫和李清照可以比肩。

  此处的“韵拈风絮”引用了南朝才女谢道韫以飞絮咏雪的典故,“录成金石”引用了宋朝李清照协助丈夫赵明诚编撰《金石录》的典故。从前你因才华横溢而享尽盛名,风光无限。如今却风华不再,每日就是多次打开梳妆镜,屡屡描眉,何其让人叹息。

  学中药

  上词中的“莎”,是一种常见的野草——莎草,其块茎入药,药名“香附”。

  香附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

  香附的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香附的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香附的主治: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香附和醋香附的区别:

  香附片(粒),照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炒干,得醋香附。

  1、药性不同:香附本身药性偏寒,但是经过醋熏制后的醋香附药性偏温;

  2、功效有别:香附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以及理气调中,同时还具有调经止痛的功效。醋香附的主要作用是疏肝止痛以及消食化滞。

  品药膳

  香附玫瑰猪肝汤

  材料:香附5克,猪肝250g,干玫瑰花5朵,葱段、姜片、橄榄油、淀粉、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

  1、猪肝洗净切片,加少许淀粉拌匀。

  2、香附洗净,与玫瑰花一起,加3碗水,煮约10分钟出味后熄火,去渣留汤。

  3、汤汁再煮滚,滴数滴橄榄油,入猪肝片、葱段、姜片,快火煮熟,加盐、料酒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调经。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