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之后的阿根廷文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南方都市报
+订阅

3月5日,由广州市黄埔区魏微文学工作室联合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主办、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协办的“2023黄埔国际文学交流会:博尔赫斯之后的阿根廷文学”在黄埔图书馆总馆进行。包括著名作家魏微、诗人杜绿绿在内的一百位作家、诗人及读者到场聆听了讲座。活动由著名诗人、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创办人黄礼孩主持,由来自暨南大学的博士王熙进行翻译。

中国读者对博尔赫斯已经很熟悉,但在博尔赫斯之外,胡利奥·科塔萨尔、埃内斯托·萨巴托、胡安·赫尔曼、皮扎·尼克等等也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及诗人,他们的作品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镜像。博尔赫斯之后的阿根廷文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们对当下中文写作世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带着他山之石可攻玉的想法,主办方邀请到阿根廷80后作家、教授吉列尔莫·布拉沃(Guillermo Bravo)前来讲座,带来一个陌生的阿根廷文学现场。

吉列尔莫·布拉沃是阿根廷富有影响力的作家,至今他已经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缄口莫言》《餐刀》《伺服器错误》《巴西》《春天的肿胀》以及长篇小说《丘尔诺》等10本著作。

文学分享会上,吉列尔莫从高乔文学讲起。高乔文学是19世纪起源于南美洲,特别是阿根廷和乌拉圭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描述高乔人(南美大草原的骑手和牧牛人)的生活方式。译林出版社出版赵振江翻译何塞·埃尔南德斯的作品《高乔人马丁·菲耶罗》,就是阿根廷民族史诗是拉丁美洲家喻户晓的文学典范,被誉为“高乔人的《圣经》”。博尔赫斯曾说:“假如阿根廷有文学,那就是《马丁·菲耶罗》。”

在吉列尔莫看来,博尔赫斯之后,阿根廷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是塞萨·埃拉。塞萨·埃拉的作品简洁、幽默,包含惊悚、悬疑,情节兼具戏剧性,他也以庶民文化为主题,融合超现实主义元素创作科幻小说。他称自己的作品是“达达主义的童话故事”或“大人的文学玩具”。

萨曼塔·施维伯林现在是阿根廷当代青年作家中的领军人物,被巴尔加斯·略萨等文学大家视作西班牙语文学最具希望的新生力量之一,“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令人震惊,荒诞,自信”,集冷峻、诡谲和癫狂于一身的文字,引领读者穿梭于现实和奇幻之间。至今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她的《营救距离》《吃鸟的女孩》等中文版本小说。

吉列尔莫还提到1973年出生的玛丽安娜·恩里克斯,她的短篇小说集《在床上吸烟的危险(The Dangers of Smoking in Bed)》曾入围2021年国际布克奖;而根据爱德华多·萨切里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谜一样的眼睛》,2010年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其《电厂之夜 La noche de la Usina》,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本。讲座中,吉列尔莫尽量选择作品已经被翻译过来在中国出版的当代阿根廷作家来介绍,目的是让读者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来阅读。

本次活动是黄埔区魏微文学工作室至今举办的第三场国际文学交流会。据介绍,黄埔区魏微文学工作室不定期举办国际文学交流会,目的是拓展广州黄埔区作家、诗人、读者的眼界,培育他们的世界文学眼光和世界格局,去向世界文学大师们学习,以高远的文学胸怀和世界文学观念帮助充满写作热情的作者,提升广州黄埔文学品质。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