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通过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优化医院运行机制,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推动番禺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成绩明显 亮点突出
三年来,番禺区成功完成疫情防控各项服务工作,全年无院感事件、重大舆情发生,人民健康、安居乐业。通过深化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速建设,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规模、卫生人力等卫生发展“量”的指标,卫生资源利用和居民健康水平等卫生发展“质”的指标,在广州市乃全省的县(区)排名中均处前列。
患者总体满意度连续3年提升。2022年8月,广州市对常住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抽查在广州市各区排名第一。2021年,广州市综合医改考评我区为A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为成就明显单位,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成效突出。2021年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审后,荣获“健康体重促进示范区”“优秀组织示范区”称号;职业健康监管工作2020、2021年度定期评价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区内医疗机构创优争先,区慢性病防治站参与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社区综合防治研究”课题以高分通过国家综合绩效评价验收。石碁镇2021年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省级暗访评估,镇公共卫生委员会2022年被评为广州市“五好”优秀试点镇街。我区多家医疗机构组织参加各级品管圈和专业技能评比均取得优异成绩。统筹推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了8个社区互联网医院上线工作。
做法可取 经验成熟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体系。番禺区及时调整医改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医改工作,印发《番禺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部门,督促各成员单位对照工作任务、职责狠抓落实。
深入调研,清扫医改障碍。担任区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的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卫健系统开展系统调研,研究破解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及医疗卫生、基层公卫服务体系建设难题,及时有效决策,强力推动各项工作。
深化协作,统筹解决难题。区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切实加强沟通,建立研讨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财政经费投入、公卫机构设置、人才培育引进、编制待遇落实等困扰改革发展的难题,精准、快速、科学做好广州南站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二类管理试点工作,成立区肿瘤防治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和番禺区感染医学研究所。
强化监督,提供纪律保障。区医改领导小组定期汇总、通报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成立番禺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履职综合监管,规范行业秩序;区审计部门对项目开展及资金使用全程进行审计监督。
对标对表,推进任务落实。2020年以来,启动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番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区中医院扩建医疗综合大楼工程如期竣工,推进区健康管理中心旧区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升级改造和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升级改造区妇幼保健院院区环境,完成二甲及以上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深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市桥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洛浦医院独立设置,协调解决省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和消毒供应大楼建设用地问题等。按照上级医疗改革总体部署方案,高效落实包括现代医院管理各项工作,制订全部公立医院章程,全面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探索DIP付费下医疗行为规范,在综合医院重点推进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推进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中医院治未病提升工程、妇幼保健院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示范单位建设。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发展。医疗集团建设成效显著,在医疗集团内组成34支医疗大团队,负责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慢性病常见病的诊治、急难疑危重症的双向转诊;影像中心覆盖全区,承担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阅片与医院的会诊任务;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基地与继续教育中心建设,共同承担全区医务人员培训,并开展医疗质量监测;狠抓医防融合,不断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水平;继续开展慢病云药房延伸处方用药服务;坚持“以案促管”,对涉嫌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建成聚合视图体系,实现健康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完善多方位医疗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救治水平;强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等工作,为健康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手段。
不断发力 再接再厉
推进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亮眼成绩,但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努力推进健康番禺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强化经费投入,保障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医改工作效能;四是补齐短板弱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文:番禺区融媒体记者 吴 穹 通讯员 高东红 柴洪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